余超颖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594

【观影】第十七辑-小竺屋1、《超时空同居》这是部爱情片,不是科幻片,所以如果不计较这个时空穿越设定的问题,它是一部合格好看的爱情片。不推


【观影】第十七辑-小竺屋
1、《超时空同居》

这是部爱情片,不是科幻片,所以如果不计较这个时空穿越设定的问题,它是一部合格好看的爱情片。不推荐男性看,推荐给已经不再是“女孩”的女性看朋薇。
因为某个原因,2018年的谷小焦(女主角31岁,大龄单身)和1999年的陆鸣(男主角25岁,单身)的房间发生了融合,两个原本不可能相遇的人居然不得不同居了。利用近十年的中国社会变迁造成的代际差异,制造了很多非常自然的笑料,不会尬,这部分最有趣。这片子让我感觉有新意的地方在于它建立的三角关系是在女主和两个不同时空的同一个人上的(将女性面临的要爱还是要面包的千古难题放在同一个人的不同时间线上,真的比放在总霸道总裁的男主和男配要好一点点)。1999年的陆鸣是个还很青涩幼稚但是单纯可爱的男青年,有志向没有钱万力王。而2018年的陆鸣改名为陆石屹,已经是一个冷酷无情只重利益的房产大亨了。实际上,片子的内核是人生选择,而且分别给男女主设置了不同的拷问。给陆鸣的拷问是,究竟应该遵从道义和本心来获得成功,还是抛弃道德不择手段去成功。给谷小焦的选择是到底要不要影响陆鸣的关键抉择,改变他的过去(对女主角的考验还是太轻了)。影片的开头、中间都很顺很抓人,但是我对影片的结尾却抱有疑问。这个疑问是由于男主角选择在关键时刻改变自己当初的行为产生的。前面铺了很多过去我和现在我不可以相互干涉现状的细节,比如女主不可以靠近小时候的自己,他们不能靠未来查到的彩票号码来中奖洪荒血祖。这说明,未来不能改变过去。但是当男主角面临那个关键的人生抉择时,我能理解他原来的选择,却无法理解他做出新选择以后如何变成影片末尾的那个样子。也就是说,过去可以改变未来,过去的我做了新的决定,改变了过去的事实,那么这个新的决定产生的蝴蝶效应如何体现在现在?女主角因为男主角的新决定,她的命运发生了什么改变?男主的新决定并不会给女主的人生造成什么不幸,所以女主从头到尾都很安全,这就让这个关键的抉择变得没有那么关键了。这些我没有在最后的结局感受到这其中的变化。只有一个他们再次相遇的场面,但是男主角、女主角的状态和之前差别不太大,以至于我看不出来男主角那个决定到底有多关键。结局只是他们再次相遇,然后就省略中间做出新决定的男主如何与女主交往的过程,直接撒狗粮了……
2&3、《犬之岛》和《米花之味》。


也许是因为最近在练习色彩吧,觉得这两部电影的颜色都不错。我看这两部电影时就放弃了对文本符号、各种隐喻的解读,专心享受它们的表象。《犬之岛》的故事主线是小男孩去垃圾岛找狗,然后顺带搞掉男孩的养父市长。后边的权利斗争、政治运动感觉都很儿戏,市长在男孩的演说和俳句朗诵后就屈服了,好像管家才是大boss一样,可我没有看出来有什么更深的东西,可能是历史知识不够以及对政治兴趣缺缺的缘故吧。另外,好像市长代表猫党对狗党的压迫,但是猫在里边也只是被利用的一个符号而已,没有什么太大的实质意义。虽然后边有点颓了,但是整体的说话讲故事的节奏很有趣,冷幽默的感觉。垃圾岛上少年和狗、家养犬和流浪犬的部分很有趣。导演的美术设计很有范儿,音乐也很不错,听着鼓点很想跺脚抖腿……整体的场景、角色、人物设计都很好看,颜色美,只是看看画面就很享受钓虾场。通过屏幕、监视器看到的都是二维画面(还有点漫画画风~),而现实部分是真的道具做的定格动画,结合起来看很有趣。话说人物和狗眼眶含着泪水的效果真好,看着令人不忍。单单是为了是满足感官的享受新雕英雄传,这部片子都值得再看一遍。(啊,片中的日语部分都没翻译,靠着三角猫的日语水平勉强听懂一点,如果听懂了会不会看得更明白一点?)《米花之味》展现了一个美丽的云南村寨。虽然里边涉及了很多可以很复杂的议题,但它碰的很轻,没有挖太深。由大城市辞职回来的母亲和女儿之间从疏离到重新亲密的过程可以算主线吧。女儿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因为由爷爷抚养长大,父母离婚,这个女孩有很多“恶习”,比如偷东西、撒谎、不爱学习。这个年纪的女孩还没到青春期,也不算叛逆,只是贪玩不懂事。母亲回来,跟女儿开始变得无法沟通,好像在弥补失去的时光一般,一直找女儿说话、管教女儿,两人因此吵了起来。直到女儿的好友得病去世了以后,母女才借此契机亲近了起来。影片里的村寨夹在原始和现代、城市和乡村之间。村里搞旅游景点,把村民们世代祭祀的石佛圈在了景区里,害得村民要祭祀的时候进不去彩虹表。村里的年轻人们手握手机在寺庙附近蹭WiFi,县城年轻人耍着嘻哈舞,村子附近新建了机场等等。现代化的东西已经过来了,但村里也仍然保留很多原始信仰,比如叫魂(也许是因为这个仪式耽误了女儿好友及时就医)、山神附身等等。这些对立碰撞,影片都没有处理的很沉重,而是以轻快的方式在处理。“留守儿童”也没有苦大仇深,招人怜悯,他们就是普通的调皮孩子。因为这种轻快的处理,观影过程还挺愉快,我就慢慢沉浸在村寨美丽原始的风光中了。呀,看完电影,还真的很好奇米花吃起来啥味道……
4、日剧:《暗之伴走者2 主编的条件》

上一季讲的是无名漫画家杀人以后画进漫画,为的是回报一直支持他的少年。这一季讲大出版社的漫画主编坠楼死亡的谜案,既串了很多漫画的专业知识,也带出了一些名作背后的日本漫画发展史(顺带了解了一下昭和悬案),看着很过瘾。因为原作编剧之一长崎尚志是漫画编辑,所以编的故事也主要和编辑有关。有关漫画家的故事其实不好编,因为只有长期坐那里苦逼画画的戏份,有什么好看的啊……剩下的就是和漫画编辑斗智斗勇,这部分比较容易出戏剧冲突。因此,漫画家和漫画编辑这种相爱相杀、互相扶持却又有时对立的复杂关系成为了漫画类题材的常见表现对象。至今看过的几部有关漫画题材的剧,《重版出来》是用漫画编辑来带漫画家的故事,真正用漫画家做主角的《青色火焰》,又容易着眼于漫画家的青葱回忆、天才和庸才、寻找自我等等与艺术家题材常常处理的类似主题。也就是说,漫画家会碰到的问题,艺术家题材也会处理,只是漫画家的目标几乎必须是大卖,在这点上,漫画作为娱乐商品的属性比其他绘画种类都要更明显(当然,漫画可以作为艺术,不过太小众了根本吃不饱饭,通常把漫画当艺术的,作者本人一定还有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主业)。因此,漫画家身上的来自市场的压力也更大。那么,通常来传达这种来自市场声音的人就是漫画编辑。漫画家和漫画编辑的冲突也常常落在自我表达和市场需求的冲突上。不过,这次我在《暗之伴走者2 主编的条件》里,站在漫画编辑的角度,试着去理解作为漫画编辑的难处。作为漫画编辑,不像漫画家,他们必须背负让杂志畅销的压力,因为杂志必须畅销才有利润,自己才能保住工作。漫画编辑一边要抗住来自出版社上层的压力,一边还要应付脾气性格各异的作者(一般创意人怪咖都多……),一边还得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苦逼的地方就是要受很多的夹板气。比起漫画家的单纯极致(可以说漫画家就是匠人),漫画编辑更接近社会人,要懂很多常识、专业知识、和人沟通等人际交往的技巧才行,因此人格也必须比漫画家成熟才能胜任。因此漫画编辑题材也要处理职场人常常要处理的议题了。《暗之伴走者2》中比较集中刻画了两个都很热爱漫画的主编。一个是主角醍醐真司,一个是被杀的主编南馆正春。两人都很爱漫画,真正懂漫画。只是醍醐性格更成熟圆润,待人宽厚善良,但关键的原则性问题则不妥协(真正的自由人)。南馆则更傲慢霸道,对人说话批评不客气(性情中人),眼光犀利但是毒舌,爱揶揄挖苦人,树敌太多。但这人刀子嘴豆腐心,面对高层要求他解雇手下的要求,他还是站在那些合同工编辑一边希望高层收回解雇决定黎城贴吧。这部剧有两条线,醍醐一边整顿原来的漫画编辑部,一边调查南部的死因。观众跟随醍醐一点点接近南部主编的真正为人。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漫画杂志要有主编,看完这部剧我稍微理解了一点。读者在看漫画杂志的时候是连续看下来的,所以如果有个人来统筹所有内容,那么每个连载都会有一以贯之的气,像一场棒球比赛一样,投手、打手、接球手等等都各司其职,读者可以愉快顺利地看下来。另外,主编还得审核财务报销、制定预算计划等等很多具体的事务泪眼煞星。同时,漫画主编也担负着教导新人编辑的责任,在具体操作中一点点教他们做事,还要发现不同编辑的长处短处,懂得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能力,也就是说都市大仙君,主编就相当于公司的中层领导。而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做主编?看完这部剧,会有点自己的感受。这部剧不仅可以推荐给漫画编辑看,也可以推荐给漫画家看。理解一个组织的架构方式,可能就能理解人在具体情景下采取某些行动的理由了。
5、日剧《unnatural》

本来过年想刷的剧,结果没看成琉璃玉米,最后还是一个人刷的时候更有感觉。非正常死亡研究所,一个通过解剖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来发现当事人死亡真正原因的研究所。医生面对的是活人,尽力抢救以后,看到病人活下来延长寿命,因此有悬壶济世的成就感。而法医要面对尸体,要接受死亡这个无可挽回的事实,还要去发掘当事人死亡的真相,真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职业。所以,当女主角说,法医学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学科时,我很惊讶。每一集都是由一具或几具非正常死亡的尸体开始,探讨一种死法甜心女王爷,然后牵涉到一个社会话题,比如性别歧视、过劳死、校园霸凌、家庭暴力等等,话题偏沉重。还好这剧对解剖尸体的呈现没有太忠实展现,不然我可能会咽不下饭。因为我吃饭的时候才有空刷剧,所以看解剖画面的时候真是心情矛盾……女主身上没有担负沉重的主线,倒是另一个配角(或者说另一个重要角色,这剧偏向群像剧)的恋人被一个连环杀人犯杀死了,主线主要由他来推动。我比较佩服的是最终话的设计,一般连环杀人犯都有可怕的童年阴影,而这个杀人犯手法残忍,还把所有证据都销毁了,面对法律可能无法制裁他的困境,女主用激将法最终令到杀人犯伏法。这个激将法就是女主作为法医只是陈述了被害人身上查到杀人犯的DNA的事实,对杀人犯可能遭受的童年创伤一点也不关心,只是非常同情他,同情他至今都还活在被母亲虐待的阴影中,根本输给了自己,输给了创伤。这个连环杀人犯属于自我展示欲非常强烈的类型,杀人好像是在完成他的作品一样。所以当女主这样挑衅他,用童年创伤这种动机来替代他完成作品以便青史留名的动机,他当然要坐不住了。连环杀人犯的童年阴影可以说就快要成为陈词滥调了,深入挖掘杀人犯的童年痛苦阚文聪,挖掘杀人动机之类的引发观者对杀人犯同情的手法,对于已经被他夺走生命的人来说完全于事无补,很可能这种挖掘是基于对无法理解的人或事不自觉寻求答案的本能,但是即便知道了可能的原因,人死了的事实也无法扭转花非花简谱。所以,不关心人为何杀人,只面对当事人如何死亡的事实,非常符合法医才会有的态度。
6、《机智的监狱生活》

前阵子刷完了这部韩剧,这个剧创造的氛围真的很让人愿意一直沉浸在里边。
故事讲的是明星棒球投手为了救妹妹,失手把要强奸妹妹的人打成重伤。这位国民投手不得不被押进拘留所,在那里初步见识了牢里的各色人。后来那个强奸未遂犯死亡,他就被移到西部监狱正式开始了他的监狱生活。还好,这位明星凭借他的名气获得了各路人的帮助,还有一位做狱警的从小的好朋友一直守护和帮助他,最后他健康出狱了。监狱、医院、学校等场所是各种人聚集的地方麻雀变王妃,各种故事在此上演,也是不可多得的能让人反省自身的地方。监狱关押的不仅仅是十恶不赦的犯罪,也关押了很多小混混、瘾君子、蒙冤之人,甚至还有政治犯,另外还有看管犯人的狱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社会的很多黑暗面在这个地方浮出水面。我很难有机会去监狱,看个电视剧虚拟体验一下也很有趣。看这剧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不可貌相”。导演和编剧用各种小细节小反转塑造了很多拥有丰富维度和人性的角色。常常发现第一印象非常恶劣的人,其实骨子里是个大好人,而慈眉善目的带微笑的人却自私自利、伤人不眨眼。作为观众的一大乐趣就是在这种不断反转中体会人的内心和很少察觉的细微之处。就拿主角来说,他因为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明星投手,人看起来单纯木讷老实,但因为也算长期在名利圈走动,在不动声色的外表下却也是一个知道运用自身名气、各种利益交换手段的人。有时大智若愚,有时又老谋深算。因为名气,总是在聚光灯下,他在很多时候选择的是隐忍,但如果碰到了他的底线,真的不能忍了,又会跟疯子一样不顾自身安危去发泄和教训那些恶人。这样的人心胸宽大,善良敦厚,有时冒点傻气,很可爱。不过他也不会容忍他人侵犯自己一定要守护的东西。这种主角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物,有好多维度,但又不是完美人设。除了有人格魅力的主角,还有很多丰满的配角,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活灵活现。刀子嘴豆腐心的彭部长,话痨啰嗦的宋主任,强迫症完美人格的李部长,消息灵通的法子,不嗑药时非常迷糊但偶尔犀利正经的小迷糊,学识渊博但太死板的高博士……还有好多人物,都数不过来了!虽然剧集有很多通过先展现结果,再回溯原因和过程的方式实现反转,也有很多角色在主角影响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但我觉得导演还是留了几个人物,用他们从始至终的不变提醒我们人性的某些方面有些时候很难改变,比如嗑药的小迷糊,比如强迫症死脑筋冷漠的李部长秋筱宫妃纪子,都在剧中没有展现出他们的成长变化,我觉得导演反倒是借由这种不变体现了他看待人性的深度。整体来讲,整部剧看得非常轻松愉快,我看这剧的时候都不想看别的东西了。我只想跟着主角体验监狱生活,跟着主角坎坷的遭遇体验一年波澜壮阔的人生(虽然总是遭遇倒霉的事,但好在有好多帮助,可以化险为夷),真是一点也不觉得沉重啊。导演对人的观察,带着温暖的善意,却也不忘提醒你人性的恶确实存在,有时很难改变,不值得同情。
7、《超人总动员2》

看到反派的设定,真是眼前一亮,当然也非常期待它的续集,这一部估计只是反思信息技术的开始。看到第二部的预告,我才去补第一部。第一部的反派是崇拜男主的粉丝,冲突集中在先天超能力和由技术发明武装的后天超能力之间的冲突,我看出点“恩仇相济”的味道,粉丝对偶像有多崇拜卡沙甘油田,内心对偶像的仇恨就有多大。第二部的家庭线更突出,带出了女性主义对传统男女分工的反思,但其实这部分对我来讲已经不新鲜了,倒是反派霸屏的设定更有意思。沿袭超人题材对“power”的反思(也是对超人身份的自我反思),这一部的反派掌握的power是媒体以及信息技术,通过控制跟屏幕相关的介质达到催眠控制人们意识和行动的目的。权力来源很长时间集中在暴力和财富上,21世纪以来,知识构成了另一个更加强大的力量来源,而知识的结晶之一就是技术。而当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的互联网,人们被资本推动下的视频内容、广告、娱乐工业生产的内容透过屏幕构成的符号和概念世界催眠着,越来越脱离真实世界,大众意识越来越被操纵的现实,也透过反派之口传达出来了滦南县教育局。那么反派的理念有没有道理?我觉得是有的,父亲因为盲目相信超人会来救自己,因而错过自救的时机,因此其后代不相信超人也是情有可原的。超人拯救群众于危难之中,认可拯救他人作为职业(超人职业的合法化)某种程度上就等于盼着自己生活在一直有犯罪和危险的世界中。超人作为职业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此,这一点在《我的英雄学院》里就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讨论了。所以,如果要真正自立自救,就要赋予每一个人力量,让每个人自我觉醒和自我实现,而不是仅仅在那里等着别人救自己。至于女性主义的话题,因为信息技术的本质就是相互链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比以往构成权力的其他力量都更属于“阴性”的力量。新时代的经济形式也更多依赖不怎么使用体力的脑力活动,因此女性可以参加工作、获得经济收入,经济实力提升必然走向女性争取更多权益、更加独立自主的结果,齐慧娟所以这一部里超人家庭的妈妈(代表更为“flexible”的沟通和连接能力)出来工作也成为了可能。不过,我认为反派屏霸代表的对信息媒体对人思考能力的剥夺以及资本对大众的意识操控的反思在这部电影里落实还不够。因为里头的大众并没有人手一部手机,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那里的大众还停留在通过电视媒体了解世界的时代,所以反派只能说被暂时收拾了,假如有续集,希望电影可以就这个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其实我觉得在社交媒体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更值得探讨的议题,那就是技术赋权下的大众集体对个体的意志的压制和暴力。
我认为对信息技术的反思,对资本操纵媒体控制大众意识的反思是一种自反式的反思。毕竟皮克斯代表的动画工作室是整个美国娱乐工业的一部分,你劝导人们少花时间在虚拟世界里多去接触真实世界的话,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害自己丢掉工作,正像超人一样,当你教人们自救自己当英雄的时候,就在本质上抹除自己的存在(有点像医生的使命是消灭疾病,当世界不存在疾病时,医生也不存在了)。所以说,如果走到反思资本操纵媒体控制舆论并控制大众这一步的话,最终会反思到资本主义体制本身(比如如果愿意仔细思考的话,可以问问那些犯罪的人为什么犯罪?为什么强盗要杀了身为富豪的反派父亲?)。而我极度怀疑资本力量会允许这类内容的出现,毕竟资本主义的内在固有矛盾这些东西,咱们的马克思同志早在几百年前就说透了……不过我还是期待着,期待着续集!
8、《邪不压正》

早上看了一遍,当下决定再看一遍。不过不推荐带孩子看的,因为有暴力血腥镜头张雨乔。导演的视听语言、服化道、文本、音乐、剪辑都给我很多的乐趣,所以我想二刷,一遍理解剧情,一遍享受细节。我不晓得别人怎么看这部电影,我看到的是一次畅快的心理叙事。李天然的复仇所具有的心理意义,并不是为师父报仇柠檬时期,而是为了杀死当年那个眼睁睁看着师父一家被杀、脑门被师兄抵住枪而僵住的自己。复仇是为了穿越创伤,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孤儿李天然,最先认教他中国功夫的人做师父,接着被师兄背叛,被美国医生收养(当然其实还是被中国人收养),受过科学教育、体能训练、文化训练,终于拥有了力量去复仇。这样一个人回到抗战前夕的北平,想要复仇的简单动机因为复杂的局势变得没那么简单。在这个多种文化交融汇聚于一身的年轻人身上,我看到的关于当下环境与个人的隐喻。李天然认的“爸爸”基本上都死了,就剩蓝爸爸奄奄一息被拔了几乎所有的牙。实际上在他认的所有爸爸中,只有那个美国医生爸爸才是真的关心他的人,但是他被杀了。好爸爸在复杂局面下,没法帮助年轻人,而其他的爸爸们只想利用年轻人。最后帮李天然成功复仇的是那个和他一样背负家仇的裁缝女。所有爸爸们没能办到的事,裁缝女办到了。他和他的美国医生爸爸帮她治好了脚,让她跑起来,痛快去复仇。她帮他医好了心里的伤,帮他成功复仇。两个受伤的人一起互助,穿越童年创伤。这些爸爸们都代表不同的力量来源,社会的、科学的、传统的、文化的,他们迷惑年轻人的心智,年轻人也无从判断到底谁才值得信任。最终导演给的答案是:信任自己的内心。这里的内心在电影中是由裁缝女来代表的。裁缝女巧红,有她出现的地方,李天然和她总被一片灰蓝色的屋顶包围。每次出现屋顶的段落,总是会令叙事节奏慢下来,一片澄澈的空间像极了人的内心,在这片浑然一体的屋顶之中,李天然在巧红的镜映下看清了自己内心的需求,坚定了复仇的决心快乐西游。屋檐之下,各种勾心斗角、暗杀算计、血腥暴力在轮番上演。屋檐之下,这是我家,那是你家,谁也别想进谁家。而在屋顶上,你的我的都连在一起,不分你我了,这是超越了你我之分的整体,也超越了国仇家恨,到达生命的根本。这次的叙事主体回归到了个人,我便在那一片灰蓝的屋顶上细细感受到了导演的深情(李天然可能是导演体内的那个年轻人,他大概是在妻子的帮助下,克服了自己的童年创伤)。而那些历史背景、勾心斗角和国仇家恨的情节,都处理地非常戏谑,夹带大量的导演私货和改装。看着这些人都跟看小丑一样,角色们在那里拼死搏斗、打打杀杀,明明很血腥残酷,观众却会忍不住乐,好像导演有意要你看个乐子,不要当真。什么国仇家恨都给我放一边!老子要拌着历史的佐料,给俺女神老婆写封情书!男性内心的永恒女神指引你前进的道路,这就是我看完的最大感想。
9、《上海女子图鉴》

《上海女子图鉴》,为了业务学习看的,挺好看。每集没有臭又长到40几分钟的地步,看着很舒服。剧情节奏信息交代很快,摄影、服装、场地、色调都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剧情况怎样,这部剧至少在我这儿看着不土(不过我关注时尚的东西太少实在没法评价)。同题材的《北京女子图鉴》第一集不错,后边我没看下去,主要是女主的旁白看似在替观众总结职场法则,但实际上少了好多自己解读的乐趣,不想看了。《上海女子图鉴》就没有旁白,清净,也留给我空间去想象女主的心情,通过演员的表演去体会潜台词。相比起《东京女子图鉴》给我带来的冰冷凉薄、浮华成空的体验,《上海女子图鉴》却给我相当积极的情绪。女主角罗海燕一路打拼、升职加薪,同时也投入地去爱,一路上遇到的各种男性代表的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归宿。感觉有点像百货商场了,什么档次、价格、款式的价值观背后也跟着一堆的物品、符号,想要这种生活,你得付出相应的代价。罗海燕一边努力,也一边选择。最后,她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也选择了真的理解了她想要的生活的伴侣。我喜欢这个女主角的一点是,无论她交往过多少男士,不论他们是有钱没钱、年纪是大还是小,她都很真实,跟随自己的感受,同时也不放弃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当发现自己被小三、被欺骗、被背叛,都没有选择去报复或者发怒,她只是继续前进。而在行业打拼那么多年,经历那么多情感后,脸上仍然写着一点天真的孩子气。罗海燕每走一步得到一个东西,不满足就果断离开,直到真正摸清心底想要的是什么,这和我在《东京女子图鉴》里看到的不一样,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想要什么,我就去追求,如果发现不是我要的,果断离开,重新开始。中国社会现在还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社会,一切在剧烈的变动之中,还有很多可能性。而日本社会阶层固化就比较严重,所以《东女》的情绪更消极大概也在情理之中吧。
10、《我不是药神》

好看,当然是哭成狗了,推荐进影院观摩,不过我不会想要看第二次,因为太难受了。电影本身的技法并不是神作级别,这方面降低一下期待值,但是影片的内涵和意义却值得大吹特吹。剧本特别工整,开头以极为精简和有效率的手法交代和铺垫了男主角程勇的背景信息、他的处境和个性,也为后头他冒着被抓的风险代购药物铺垫了充足的动机,然后观众跟着他慢慢走进了慢粒白血病病人这一群体的生活。一个剧本对它要讨论的议题的思考深度就藏在它对冲突的设置之中,如果要说这片子里最大的反派是谁,我觉得可以说,片中所有人物要对抗的是那个冷冰冰的、残酷的、赤裸裸的,名为“现实”的怪物。开发药物的公司没有错,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开发成本去研制救命的药物,导致药物成本居高不下。警察也没有错,抓贩卖违禁药物的人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买违禁药的病人没有错,没有多少人能够承受那么高昂的价格一辈子。最有错的是为了盈利卖假药的骗子,骗钱不说还耽误人治病。但是,他们的存在客观上也是因为药物价格太高和病人要治病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根本矛盾不能化解,假药贩子是不可能消失的。而这些复杂的、多层的现实、法与情、现实与人心的对撞是通过鲜活的人物群像塑造来体现的。一个人物代表某个群体,某个群体中又设置了某种观点的二元对立,把冲突外化,通过这种对立冲突尽可能展现不同人群对待同一个现实的不同立场和态度,把这个议题说透。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展现这个议题的复杂性、丰富多层的现实,比看新闻报道更有代入感、更感染人心。用展现人物命运的方式,把新闻报道中冰冷的数据,还原成有血有肉、有温度、可以感知的情感。观众通过看到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可以感知到一个平时自己接触不到的人群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没有控诉,只是平静地展现,反而更有力量。所以,这个本子对待现实的态度非常成熟。最后看到那个无奈的现实一点点真的得到了改善,心里也燃起新的希望,真的英雄敢于直面冰冷的现实,力所能及帮助自己能帮的人!
11、《动物世界》

还不错,属于可以看看的片儿。开头炫技太多,进入游戏的过程太慢,后边游戏主体部分就好很多了。至于男主角的内心小丑意象,说不好吧,它还是有点意思。说好吧,又差了点意思,有点尴尬。今天一个不得已买了票在影院VIP厅看的,原来VIP厅是有送免费的爆米花和饮料的(换种说法就是你丫已经花钱买了爆米花和饮料了不吃你是大傻帽),冷了还有毛毯,椅子又大又舒服,有事了还可以按铃叫小哥哥小姐姐帮忙,真是开眼界了。影片改编自福本伸行的漫画《赌博默示录》,好久以前看过第一部,看的时候喘不过气来,手不释卷。可是,看完了漫画以后我现在一点也想不起具体的情节了。第一部漫画我脑子还勉强跟得上,第二部开始我无论怎样都看不下去,就一直没看,尽管我知道一定很好看。不知道这是不是揪着人性弱点不放的本子的最终归宿啊?在我灵魂深处留下印记的故事都是那种闪现人性之光的剧情,它们鼓舞着我继续活着。人的弱点不用多提醒,我自己身上就一抓一大把。动物世界隐喻的丛林法则以及游戏暗示的零和博弈,在资源有限技术有限的时候的确有一点道理,但是如果只是止步于此,我就没办法看到游戏背后更深的东西。看这片子最后还有待续字样,倒是可以期待一下续集讲的如何。
【观影】系列整理:
第一辑 第二辑
第三辑 第四辑
第五辑 第六辑
第七辑 第八辑
第九辑 第十辑
第十一辑 第十二辑
第十三辑 第十四辑
第十五辑第十六辑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1243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