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诵读论语五百遍”讨论集锦(十九)-中欧校友国学会 余超颖请问: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颜为何而乐?所乐何事?我们又该怎么学习和践行“孔颜之乐”呢?以下是李炳南老居士谈这两章,很有启发:颜子贤而贫穷,然据韩诗外传,尚有郭外之田五十亩,郭内之田四十亩,惟以好学,不愿仕,故衣食住勉强自给。餐具不备,乃以竹器代碗盛食,饮则以瓢舀之,住在陋巷。生活如此简陋,他人
余超颖“诵读论语五百遍”讨论集锦(十九)-中欧校友国学会
余超颖
请问: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颜为何而乐?所乐何事?我们又该怎么学习和践行“孔颜之乐”呢?
以下是李炳南老居士谈这两章,很有启发:
颜子贤而贫穷,然据韩诗外传,尚有郭外之田五十亩,郭内之田四十亩,惟以好学,不愿仕,故衣食住勉强自给。餐具不备,乃以竹器代碗盛食,饮则以瓢舀之,住在陋巷。生活如此简陋,他人必不堪其忧,而颜回不改其乐。不改者,本来贫穷,本来即乐,今仍贫穷,今仍乐而不改。意在言外,颜子得道矣。何以知之。学而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而乐者,即如颜子,乐有所得,非乐贫也,乃乐道也。颜子已得其道,故不改其乐。他人不解颜子之道,则不知颜子之乐。唯孔子知之。
疏食,孔注菜食,朱注粗饭,翟氏四书考异,疏兼有粗、菜二义,今从粗义讲。
孔子饭则粗食、饮水,眠则曲其臂而枕之。穷虽如是,而乐亦在其中。乐者乐其道也。中庸云:「率性之谓道。」有道,无所不乐。朝闻道,夕死犹可,何况贫穷。不义而富且贵,即是不以其道而得富贵。无道而富贵,他人虽感欣幸,孔子视如浮云而已。
另发参考文档内容:
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
除了从小学就开始诵读的“学而”篇外,《论语》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语句便是关于“孔颜乐处”的描述。年幼的时候,除了感觉孔子所处环境实在恶劣和留下一个“孔颜为什么会快乐”的疑问外,读不出更深的含义。上大学之后,重新拾起这些篇章,才突然间发现“哦~,原来是这样子”,也发现了包含在字里行间的、需要用人生阅历去读的大智慧。
一、孔颜一体
孔子“述而不作”,对被后世奉为经典“六经”也只是进行了编辑整理,所以无法从著作中直接窥探孔子的思想。幸而有《论语》传世,记录了孔子及弟子言行,成为研究孔子唯一可靠的依据。为了能够对圣人思想有更全面的理解,我觉得有必要借助颜回的帮助。
孔子有弟子3000,其中72贤人。《论语》对他们的言行多有描述,“先进篇”中亦有一章专门讲到孔子对几位门徒的评价:
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在这段话中,孔子把“德行”排在第一位,而颜回又是“有德之人”中的首位,表现出了孔子对颜回德行的极大肯定。颜回亦是《论语》中记载的、受到孔子赞扬最多的一位学生。所以不难看出,颜回的言行是最合夫子之意的,也必然是与夫子言行最为接近的,就像颜回自己说的“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 。
单从《论语》的记载来看,颜回与孔子的共通之处可以归纳为:好学和安贫乐道。鲁哀公和季康子都问过孔子同一个问题,“在您众多的学生中,有谁好学呢”,两次的回答都是“有颜回者好学”,而且仅仅提到颜回一人。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3000门徒中只有颜回可以称得上“好学”吧。对于自己,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是德行高深的圣人,没有自以为“忠信”无人能及,但却自信地说,自己是最好学的那一个,可见孔子对“好学”的孜孜追求和赞美之意。孔子还说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里的“发愤”自然是用功学习的意思,而“乐以忘忧”则又引出了孔颜的另一个共通之处——安贫乐道。从“一箪食,一瓢饮”到“饭疏食饮水”,颜回与孔子的生活境遇如此相似,而在这种所谓“陋巷”之中,二人的心态又是那么得相同——颜回“不改其乐”,孔子“乐亦在其中”。这一切都正如康有为所说:“孔门多弟子,而孔子所心心相印者惟颜子一人。”
颜回与孔子在品质上相似,在追求上一致,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孔颜一体”的结论,亦可认为“颜子之乐”和“孔子之乐”境界是相互交融的,可以一并讨论。
二、乐从何来
我觉得,现代的年轻人一般是不太能够想得通,在“陋巷”,乐从何来的。或许这是因为我们生活条件的优越,不曾有过“饭疏食饮水”的经历。但其实,对此古人也有很多不解,才使得“孔颜乐处”成为一个古老而常新的命题。冯友兰先生认为,“其实苦就是苦,怎么能以之为乐呢”,我是很赞同的。
然而孔颜之乐是真实存在的,在《论语》一书中,“乐”字数见便是很好的证明。既然我们承认孔颜在简陋的生活环境中依然有“乐”可言,那么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孔颜乐事”必然不是来自外部环境。因为孔子说“贫与贱,是人之恶”,虽然后一句有关于“以其道得之”的补充,但还是说明贫贱亦是孔子之恶,孔子并没有无条件的否定利、欲,无条件的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也就是说,“乐”并非来自贫贱,只是这种乐处在贫贱中更能得到体现。这与道家认为的“孔颜之乐”乃自然大化之乐的退守避世之说完全不同。
贫贱亦乐的状态定是来自内心、精神层面某种满足与享受。最早把“孔颜乐处”当作一种精神境界来追求的是宋代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他认为“天地间有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我的理解是,天地间有比富贵更重要的东西,用这种东西充斥内心,便不会考虑生活琐事了,内心自然就会安宁,没有不满足的地方,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的富贵贫贱都是一样的。这里强调“心泰”、“无不足”是“乐”的前提,而如何实现这个前提,则是要理解到什么是“比富贵更重要的东西”。
分析到这里,大多说人应该还是可以赞同的——世界上有比富贵更重要的东西,只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答案,但我觉得也不外乎“亲情”、“爱情”甚至是“事业”、“名声”等,而这些东西可以说还是没有到达人心灵的最深处。以周敦颐先生的标准来验证,以这些东西充斥内心,并不能实现“心泰”、“无不足”这个前提,因为它们是可以用“得失”、“多寡”来衡量的,所以就做不到“富贵贫贱处之一也”。
所以说,“孔颜之乐,乐从何来”,乐来自内心的“足”;以何足之,所乐为何,孔颜自有答案。
三、学习之乐
孔颜所“乐”,必体现在其所“好”之中。在“孔颜一体”中分析得到孔颜之共同所好,则为“学”也。
说到这里,真的就有很多人不理解了,尤其是像现在这个期末考试即将来临时候,还有多少人能再感觉到学习之乐。从我自身感受谈起,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学”与“孔颜之学”有两点主要的不同,于是就产生了对于“学”的天壤之别的感受。
其一是学习的内容不同:从来就只知道孔子是个教育家,对于他所教的内容并为仔细考虑过。当问题摆在眼前时,也只有从《论语》的字里行间窥探一二了: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日:“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颜回喟然叹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第一章,鲁哀公问“好学”,孔子答“不迁怒,不贰过”,二者皆是美好的品格。说明孔子所教的和弟子所学的是“为人之道”;第二章,颜回说“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是对学习内容的最直接描述,就是以文章开阔我的视野,以礼仪约束我的行为。而“博我”之“文”或许是孔子整理编辑的“六经”,或许是古人优秀篇章。儒家重视知识学习和文化传承,并用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和人生价值,就像古代传承下来的“六经”蕴含的就是历史积累的先王之道和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学习了这些自然能对“礼”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博我以文”是“约我以礼”的思想基础。“礼”是良好的政治根据,是为人处事的规范,所以第二章描述的学习内容也可以归纳为“为人之道”。这种学习不以分数计成败得失,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收获就是人格的逐渐完善和心灵的逐渐充实,这是可以被内心深切感受到的一种成就。所以说这种学习可以成为“乐”的源头。
而当代教育则是以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为特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内容更是局限于一门学科,甚至是一门学科的某各方面。现代人学习是为了求知识,实用性的知识、专业化的知识,讲究“学以致用”,那些“无用”的学科呢,大多被“弃之如草芥”了吧。当然,对本专业的热爱确实能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一种享受,但是每门课程都会有一个分数来标定学习的好坏,最终使得兴趣被挤出脑海。没有达到“乐学”的境界,却产生了“厌学”这个词。
其二是学习的目的不同:我们知道,儒家讲究“内圣外王”,其具体表现就是“修己安人”,其中“内圣”是“修己”目的或者说是动力,而“修己”即是“学为人”。所以说,孔颜学习的目的很简单,也很单纯,那就是“学为圣人”。“圣人”是一种境界,“乐”存在于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就像朱熹体会到的:“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矣。”当道德修养至“充满而积实”,个体本身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美在其中”的感受。
我们的学习动机又是什么呢?暂且不谈当代人,即使对与我们而言是古人、对于孔颜而言是后人的书生们,也没有感受到“学习之乐”,不然何来“寒窗之苦”一说。通俗的说,“苦”是因为我们动机不纯。古人学习为了科举中状元,今人大多亦是如此。过于关注学习的结果,使我们无暇体味获得知识的快感。当学习所带来的快乐来临时,也会被世俗的目的冲得转瞬即逝。正如作为一名研究生,阅读英文文献之初总是会感慨文章之凝练、语言之优美、思路之清晰,而如果带着将其作为参考文献的目的去读,则这一切美感都将消失,只落下满眼A、B、C、D的组合。
“孔颜之乐”来自“学为人”的过程中,将这种学习进一步升华,我们才能体会到“孔颜乐事”的精神境界。
四、孔颜乐事
“孔颜之乐”来自学习,但单纯以知识论解读“孔颜乐处”是不全面的。儒家“学为人”是通过学“礼”来完成的,所要到达的最终境界是“内圣”。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也就是说在“礼”的背后还有更加重要的人性,那就是“仁”。“仁”和“礼”可以看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礼”表现在外的言行,“仁”是言行的内在依据,是一切德行的出发点。
那么“仁”为什么可以给处于贫贱之中的孔颜带去“乐”呢?这涉及到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价值包括内在的人生价值和外在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与“仁”相关,社会价值与“外王”相关。在追求“仁”的过程中,思想变得越来越朴素,越来越接近“人之初”的状态,对外物看得也更透彻,就像世间一切了然于心,无需多做计较,一切“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之后,自然“富贵贫贱处之一也”。现在观点普遍认为,人的价值实现依赖于人的社会价值得到承认,也即实现“外王”之道。其实,孔颜在这个方面都不是成功者,没有获得“治国平天下”的位置。这或许说明了真正的圣贤拥有自适其乐的精神家园,用以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亦或许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心境。
秦老师:《孟子·滕文公上》有一句: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意思是:颜渊说“舜是谁?我又是谁?有作为的人也会像舜一样”。所以,要想获得孔颜之乐,就要效法他们。其实不难,孔子已经教过我们“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思考“孔颜乐处”,其实是止步于“学习之乐”,因为我可以体会到这种乐,也可以想清楚为什么这种乐没有成为一种常乐。但我的人生阅历只有短短二十几年,而且都是在校园里度过,所以关于“仁”,我与圣贤实在是有太大的差距,还只是停留在“助人乃快乐之本”的阶段。但我能感觉到“仁”是一种多么重要的人格。其实,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如果实在做不到,做一个善良的人也行,于是我们尽可能的让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的标准,我们可以修炼得八面玲珑,但我们不知道内心该如何“修炼”。这里需要的就是“仁”。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或许“仁”真的在“我欲”和“我不欲”之间,一切还靠自己把握吧。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