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 大安法师净土博语集 07 彼岸行-普贤莲社订阅号 余超颖第一编 净业三福七、诵经劝进为什么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因为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被称为佛的法身舍利。摩诃迦叶说那些肉身舍利就让国王大臣们去关注,而僧团要关注佛的法身舍利。上根利智的人就是要倾心于佛的法身舍利,以法为师。佛教重法,千佛同轨。众生闻到大乘经典,历到耳根,闻到本识,金刚种子就播种下去了,这金刚种子终有一天会开华结果。今生如果能依大乘经典修学,今生就能解脱;今生没有这个因缘,也会作
余超颖│ 大安法师净土博语集 07 彼岸行-普贤莲社订阅号
余超颖
第一编 净业三福
七、诵经劝进
为什么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因为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被称为佛的法身舍利。摩诃迦叶说那些肉身舍利就让国王大臣们去关注,而僧团要关注佛的法身舍利。上根利智的人就是要倾心于佛的法身舍利,以法为师。佛教重法,千佛同轨。
众生闻到大乘经典,历到耳根,闻到本识,金刚种子就播种下去了,这金刚种子终有一天会开华结果。今生如果能依大乘经典修学,今生就能解脱;今生没有这个因缘,也会作未来世解脱之远因。
净土祖师谆谆教诫我们:学净土法门,先要看净土的经论,看祖师的著作;要先把净土的事理搞清楚,待信根建立之后,再去涉猎其他通途法门。如果信根还没有扎稳,就去看通途的教理,那以后再看净土法门往往就很难相信。因为特别法门不能用通途的教理来概述。
《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典非常重要,莲池大师所说的“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就是这部经的妙用。这部经全体展现的是大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境界也是吾人介尔一念的全体的体相用的不可思议,乃至《华严经》的奥藏、《法华经》的秘髓,都完整地体现在《佛说阿弥陀经》里。
从《印光法师文钞》来看,这位祖师悲心甚切,学问极广,涉及面非常深,语言典雅、精练,得文字三昧。每一篇书信都是有针对性的,能够为现代众生提供修行指南,可以说是我等众生无明长夜的智慧火把,是引导众生出离三界六道轮回的大导师。
如果有较充裕的时间,可对善导大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彻悟大师,尤其是印光大师的著作,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能通读一到三遍为好。这是净土宗“面”上的宏观视野。还需要做“点”上的钻研,就是深入研习某部经典。“面”和“点”解决了,本宗的全貌就差不多能够把握了。
尤其是读净土宗的经论,一定要静下心来才能读进去,才能在读的过程中生起法味。有法味,看祖师的论著或净土宗的注疏,就会心生喜悦、欲罢不能。不需要别人督促去看,自己就想看,不看就觉得浑身不舒服。这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佛要求智慧,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得到佛经要生稀有难遭之想啊!经典中的一字一句都是从佛的光明藏中流现出来的。我国从东晋、魏晋南北朝以来,有多少取经者都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才把佛经取回来呀!我们要好好地读诵、思维,依教奉行。
极乐世界全体的依正庄严乃是一切众生自然本具的,故吾人以至诚心读诵、思惟净土经典所展示的极乐世界的庄严,会越读越亲切。何以故?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即是吾人本有的家珍,它的原型就在吾人内心深处,只是吾人流浪太久了,被污染了太久,本有的家珍反而变得很生疏了。
学习的方法主要通过研讨圣言量(净土五经)以及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作为建立正信、正见的准绳。要经由一个由生变熟、熟能生巧的过程,由此得下钝功夫——读诵、抄写、礼拜、听闻、思惟。学净土宗一开始还是要尽量做到解与行均得一门深入,心不旁骛。
修学净土法门,根本经典就是净土五经一论。对净土五经一论一定要熟悉。不理解的话,就要根据净土祖师的注解本去理解。
读佛经,一定要先洗手、焚香。不要翻卷、折页,更不要跷着二郎腿看,也不能把经典用作枕头,或者跟其他杂书放在一起,或者把杂书放在经典之上……这些都要注意。对经典法宝要恭恭敬敬。
佛经即是文字般若,由文字般若生起观照般若,要随文入观,通过观照般若才能显发实相般若,契悟真如妙心,增长智慧。
《阿弥陀经》这部古老的经典,怎么落实在现代?一般人一看这部经典所描述的净土庄严,觉得虚无缥缈,难以启信。但要知道,真理是超越时间的,在古代它有巨大的生命力,在现在仍然是有巨大的生命力,只要长时熏修,坚固信根,信力则自有勃发之日在。
《无量寿经》一共有十二个译本,留下来有五种原译本。我们还是要依据印光大师定下来的《净土五经》中所选择的曹魏康僧铠《佛说无量寿经》作为定本。所以我们在这个时代读诵、弘扬的《无量寿经》,就以康僧铠的本子为主。
五浊之季世,邪知邪见太多了,吾人若对大乘经典没有较为长期的熏习了解,遇到这样似是而非的见解,是很难辨别其邪正是非的。所以,我们除了对净土五经了解之外,还应当要读诵一些诸如像《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圆觉经》等大乘经典。
诵经主要的心态是至诚恳切。声音念出来,自己听进去,要听得清楚,不要去思考它什么意思,你用的心还是心意识,反而阻碍了对经文义理的了解。诵经不要用心意识,不要着意,把它绵绵密密诵出来,自己听进去就可以了。
语言文字是佛将其所证悟的真理传达出来的方便,如手指,因指见月。虽然真如理体,离文字相,离语言相,然又即文字相、语言相。语言文字就像手指,手指不是月亮本身,不可执指为月,但是离开了手指,亦看不到这个月亮。故须得意忘言、登岸弃筏即可。
佛陀所开示的种种法门,乃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契证法界真相所共同宣示的真理。如是教、理,不是佛创造出来的,乃是佛发现的。有佛无佛,法性真理永恒常在。
如果说《华严经》是一切大乘经典的归宿的话,那么《普贤行愿品》是八十一卷经典的结穴归根。而普贤行愿品的结穴归根是导归极乐,说明一切大乘修行成佛的结穴归根是在净土法门。所以我们常常比喻,如果《华严经》是大乘经典中的皇冠的话,那么净土法门就是皇冠上的明珠了,乃大乘中无上之妙法。
怎样才算有智慧?能够对这个五浊恶世产生厌离之心、能够对极乐世界生起欣慕之心。这就是有智慧的表达。如果读诵了若干年大乘经典,还对这个世间五欲六尘放不下,念念贪恋执着,那根本就是门外汉。
扬善的“扬”,它所涵盖的面是很广的,方法也很多,或者用语言去赞叹,或者用文字来流通,或者劝善,或者自己效仿他人的善行,然后再影响他人去效仿。这都属于“扬”的范围。
劝进行者,意谓吾人自己智慧开发得到利益之后,知道轮转三界六道的苦,知道我们在无明黑暗当中所造作的种种的恶法,现在要以极乐净土作为安心立命之所,也要让一切众生得到这个法雨的滋润,所以要把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广为传播。
在这个时代,求生净土要高标,要大力倡导啊!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生死大患呀!
所谓法布施,就是无论是世间的知识技能、学问,还是出世间的佛法,如果有人乞教,都要无条件地、不吝法地加以宣说。所以,法布施能够开发智慧。越吝法的人就越愚痴,越是无条件地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诉众生,就越能开发智慧。
在法布施当中,能够传播、劝勉、宣说净土一法,就是法布施中最大的法布施。
应该广为流传大乘的经书法宝,尤其是讲因果的、讲轮回、讲戒律、讲净土法门的经书和光盘。可能一部经书、一张光盘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能拯救一个人。所以,流通法宝,意义重大。
为何要劝进行者?劝进行者是作法布施。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一个人能够把自己所知道的佛法无条件地传播给他人,令他人得到智慧,由自他不二原理故,自己就能开发智慧。
能够弘扬净土法门,劝勉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把这个劝进行者的功德回向往生,也必定能满你自己往生极乐世界的愿。为什么呢?由自他不二故,由你劝勉的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决定你也能往生。
善言、善行是人比较难以做到的。众生本能的冲动都是比较恶的,比较自私的,损人利己的。如果他要做到一个善行、善言,这要克服诸多的我执身见的障难。但正因为难,“难能”就“可贵”。所以对他人做的善行,哪怕只有一丝毫,你也要去传播,去赞扬,去帮助。行善者受到这些赞赏鼓励,就会更努力地去行善,以此带动更多人走向善行的康庄大道。
如来藏,藏就是含藏,含藏如来无尽的功德。一般有在缠如来藏和出缠如来藏二种称谓。缠就是指烦恼、缠缚。若如来藏在烦恼缠缚当中,即是业力凡夫轮回苦境。经过修行对治烦恼分别,如来藏性得以彰显,即为出缠如来藏,契入佛菩萨境界。
人天乘,只得人天福报;二乘的佛法,也不过终止化城。而净土一法,却能得到大乘的佛果,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超出三界轮回,究竟圆满佛果。这不是其它法施所能比拟的,是法布施里面无与伦比的,由此得到的福德果报亦是无量无边。
既然华藏海会不可说不可说的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我等业力凡夫还能说可以不求生净土吗?所以《华严经》的导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信息。西方极乐世界不仅仅是愚夫愚妇要去的地方,乃是无量的等觉菩萨要去的地方。我等凡夫往生净土,就占大便宜了,与诸上善人共居一处,与观音势至把手同行,何等荣光!
无有佛涅槃,无有涅槃佛,佛即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生不灭。然从事相来说,佛为度众生故亦现涅盘。这个示现的方便属于从根本智开出的后得智,全体都是不可思议的。实际上我等凡夫是无智慧测量此善巧方便之智的。
无论修何种法门,最终都要导归到西方极乐世界。《华严经》中一生成佛的最后归宿,就是普贤菩萨劝进善财童子与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导归就表达着佛的一代时教大小乘种种法门悉皆回归阿弥陀佛的净土。
佛说富贵学道难,是观察众生的根机加以述说的。何以富贵学道难呢?一个人今生能得到富贵,也是他的宿世行善积德的异熟果。而在享受种种五欲六尘快乐时,迷惑造业者多,财、色、名、食、睡的种种诱惑,令他享乐唯恐不及,很难产生向道修行之心。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看到亲友的生活状况,知道他们死亡之后去了哪里。不过,最好也让他们往生到极乐世界。若不能到极乐世界,一般下三恶道的比例极高。佛说“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所以,劝勉自己的亲友和其他众生来念佛求生净土,是何等重要啊!
劝一人修净土,会得到大的福德,但一定要发至诚心。劝人念佛,是否有效果,跟劝勉者的至诚心有密切关系。如果劝得热泪盈眶,自己都感动了,对方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如果劝勉者说话没有力度,信心摇摆,他人亦或不信。要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能往生!”自己不能有丝毫怀疑,只要发至诚心去劝,就能得到功德和殊胜的果报。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