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诗佛”王维也有意气风发时-广东省国学会 余超颖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唐诗选本丛多,《唐诗三百首》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选本之一,由清人“蘅塘退士”孙洙于乾隆二十九年编选完成。《唐试三百首》刊行后,一直得到翻刻、印行,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是其他唐诗选本瞠乎其后的。《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今日与诸君一同学习《唐诗
余超颖“诗佛”王维也有意气风发时-广东省国学会
余超颖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唐诗选本丛多,《唐诗三百首》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选本之一,由清人“蘅塘退士”孙洙于乾隆二十九年编选完成。
《唐试三百首》刊行后,一直得到翻刻、印行,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是其他唐诗选本瞠乎其后的。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今日与诸君一同学习《唐诗三百首·卷一·五言古诗》中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进士。王维多才多艺,诗文、书画、音乐无不精通,苏轼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诗兼众体,当时就有“天下文宗”之誉,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释】
[1]綦毋潜:复姓綦(qí)毋(wú),名潜,盛唐诗人。
[2]落第:应试不中。
[3]圣代:圣明时代。(这可不是金拱门家的好吃的哈~)
[4]英灵:杰出人才。(这里不是指烈士的灵魂哈~)
[5]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于会稽东山,故后人多以“东山客”代指隐士。
[6]采薇:采野菜。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多以“采薇”代指隐居。
[7]金门远:此喻落第。汉宫有金马门,代指朝廷。
[8]同心:朋友。
[9]违:分离。
[10]行当:即将。
[11]桂棹:船。(还记得苏轼《前赤壁赋》里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吗?不记得了吧,快去温书~)
[12]适:偶然。(这里不是“去、到、往”的意思哦~)
【诗意】
圣明的时代不应有隐士,天下英才都在为国家效力。綦毋先生你也因此出山,不再学那采薇而食的伯夷叔齐。谁承想,京城应试,竟无缘及第,只能像孔子那样叹息一声——难道是我的学说不合时宜?想当初,你启程赴考,江淮正是寒食节;而现在,京洛又到缝制春衣时。长安道上我置酒送君行,知心的朋友啊,我们又将分离。乘舟顺流,不久你就将叩开柴门回到故居。远方的树木渐渐遮没你的身影,落日的余晖斜照着这一座孤城。偶然的失利不必挂心,总有知音会赏识你的才华。
【赏析】
送别诗是唐诗的重要类型。唐代科举取士,名落孙山者常有,于是送别落第者亦成为唐诗中的常见题材。离别本就令人伤感,更何况是送别失意的好友,本诗却不显得凄切沉重。诗人以温暖的慰藉和真诚的劝勉,写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同时也不难读出身处盛世者的信心和蓬勃之气。王维长于写景,此诗写景之句“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带”与“当”字用得巧妙,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幅生动含情的黄昏送别图。
【小编爱叨叨】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有“诗佛”之称。然而,此诗却极其意气风发,饱含对时代与个人的自信,充满着“开元盛世”独有的豪迈与昂扬,与我们所熟悉的写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等恬淡闲适诗句的王维形象不同。
王维于开元九年(721年)高中进士(一说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后得张九龄拔擢为右拾遗。其早年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有一番大作为。后值政局变化无常,遂逐渐消沉,一心学佛,以求看空名利,摆脱烦恼。
综观《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全诗的情感基调,此诗应当作于王维早年饱含政治热情之时。
对了,王维其实也是用典高手,在这首诗中化用了不少典故?你能找到几个?留言告诉小编吧~(期待脸O(∩_∩)O)
参考资料
(清)蘅塘退士编选.唐诗三百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17-18.
在这个寒冷的时节里
因为有你的关注
而变得温暖
冻死
宝宝了
点个赞温暖我吧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