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598

余超颖“虔诚的基督徒”,令人讨厌的艾萨克·牛顿-众言社 余超颖早在了解历史或科学的事实之前,神话主宰了人们的思维,我们现在知道,神话在早期文明中所满足的功能,和今天的历史或者科学并无二致——即在这个不断流失而又冷漠无情的宇宙中,为我们的存在提供意义。但在缺乏科学确证的情况下,有时候也有必要将神话、历史和科学视为同样的东西。——《双峰·神秘史》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这位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不仅为人类贡献了“万有引力定律”,还有“牛顿运动定律”、微积分、反射式望远镜以及光


余超颖“虔诚的基督徒”,令人讨厌的艾萨克·牛顿-众言社

余超颖
早在了解历史或科学的事实之前,
神话主宰了人们的思维,
我们现在知道,
神话在早期文明中所满足的功能,
和今天的历史或者科学并无二致
——即在这个不断流失而又冷漠无情的宇宙中,
为我们的存在提供意义。
但在缺乏科学确证的情况下,
有时候也有必要将神话、历史和科学视为同样的东西。
——《双峰·神秘史》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这位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不仅为人类贡献了“万有引力定律”,还有“牛顿运动定律”、微积分、反射式望远镜以及光的散射原理。他是一位科学巨匠,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且他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实际上,牛顿并不是晚年才“稀里糊涂”信了上帝,而是从小如此。
牛顿20岁时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为自己多年来的行为不符合基督教礼仪而忏悔。这并不像后世所说的,牛顿在晚年时因为发现了科学的局限性而转信宗教,这种论调非常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也不符合近年来学者们对牛顿的生平研究。宗教并不是牛顿探究科学的阻力,反而恰恰是他最大的动力。牛顿出生于1643年的圣诞节(实际是公历1月4日,但当时英格兰并没有采用教皇的新历法),年少的艾萨克一直觉得出生在这个日子是因为上帝的拣选,是背负神圣使命的“天选之人”。因此,牛顿的一生都觉得自己有这样一个使命:探索上帝创世的规律,更正“被罗马人篡改的”宗教观。(基督教有许多教派,牛顿当时信奉的是被视为异端的“阿里乌派”,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对于根深刻的理解牛顿很有帮助。)

根据牛顿的计算,《圣经》的天启时间(世界末日)将发生在2060年
就像开头引言中那样,在17世纪的欧洲,人们对于基督教的信仰是根深蒂固的,牛顿也不例外,甚至比当时大多数人更虔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宗教思想与科学并不是矛盾的,“因信而立”的信仰与“因证而立”的科学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只有那些偏执的“伪信徒”和异端才会整天“神神叨叨”。在文艺复兴风潮席卷欧洲之后,人们的思维逐渐脱离教会的禁锢,当时的“科学家”们大多是抱着崇敬的心态来探索上帝创造的世界,他们努力理解世界的规律,以求更明白上帝的真理。正如《圣经》箴言的九章十节所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牛顿关于犹太神庙的研究笔记

一个经典的谎言
我们可能在童年的时候,就听说过苹果砸在牛顿脑袋上的故事,但事实是——瞎传的。这个苹果砸了牛顿脑袋,然后悟出万有引力的故事,完完全全是道听途说的版本,而将它发扬光大的,正是被称为“欧洲的良心”的伏尔泰(Voltaire)。

没错,就是那个素描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伏尔泰”
伏尔泰是1694年出生的法国人,牛顿在1727年去世的时候,这位“良心”才30出头,从没亲眼见过牛顿,所以苹果砸脑袋的故事是伏尔泰“听说”的。听谁说的?是听牛顿同母异父的妹妹讲的,但牛顿本人从来没说过这个事情——而这位妹妹和牛顿的关系并不好,几乎不怎么见面,怎么可能知道牛顿本人都没讲过的“趣事”呢?但伏尔泰作为“文科生”,一听到这个版本的故事,就满心欢喜,兴冲冲的跑回法国,写了一本《牛顿哲学原理》的书,并把苹果砸脑袋的故事,“正式”记载在书里。普通民众确实是更容易接受这个版本的“科学发现”故事,并将它发扬光大,以至于现今的儿童读物上,依旧在宣传这个谎言。人们从来就不喜欢真实的故事,因为真相太过枯燥乏味。科学家们长期观察和研究学术的事迹,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有多无聊。因此,有什么能比“戏剧性的巧合”来的更有趣,更容易脍炙人口?可惜,事实就是如此,科学家们的工作,从来就不太会出现什么巧合或者灵光乍现,而某些所谓的“灵光乍现”,很大程度上也是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量变”引发的“质变”,某个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长期以来的坚持不懈。

再伟大的科学家,也不会活在与世隔绝的“真空”中,他们往往是继承了前人的发现,加上一点自己的努力才得来的“伟大发现”。牛顿生活的年代前,有伽利略(1609年)发明天文望远镜,开普勒提出了关于行星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1619年),弗兰西斯·培根出版了《新工具》(1620),笛卡尔创建了解析几何学(1637年)……这些伟大科学家只是略早于牛顿出生的1643年,所以说,艾萨克先生在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里,并非“一个人在战斗”。

不讨人喜欢的的牛顿
就如我们刚才说的,后世在整理重述科学巨匠们的生平传记时,往往抱着非常不科学的态度,仿佛他们的科学成就是“横空出世”一般,活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与世隔绝。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着一种意识形态:伟大的人,一定都有伟大的品格,如果没有伟大的品格,他们就无法做出伟大的贡献,伟大的品格是做出伟大贡献的先决必要条件。然而,这种土鳖人文情怀的逻辑非常不科学,也不符合现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凡人必有凡人的局限,牛顿也不例外。
斯蒂芬·霍金曾经在《时间简史》中,评价牛顿“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他和其他学者的关系声名狼藉。”霍金的言论似乎与我们从小被灌输的“伟大的人必定有伟大品格”的价值观相违背,但他并非是“抹黑”牛顿。
前面我们说到过,牛顿从小就以“天选之人”自居,天生有种孤高自傲的架势。另外,他是一个遗腹子,父亲在出生前就去世了,母亲在牛顿三岁的时候改嫁,并很快就为他生了许多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少年时的牛顿有一种深深的被遗弃感,而这种消极的情感一直伴随到他成年,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性格上的偏执和好强。再加上那一份“天选之人”的自傲,牛顿的偏执和好强在成长中不断强化,影响到他为人处世的很多方面——他一门心思想要超过所有人,只要事关自己的名誉和地位,牛顿都要一争高下。如果是有人敢于对他确信的观点提出质疑,他轻则冷嘲热讽,重则破口大骂。
最有趣的例子就是牛顿的那句名言:“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许多后世的人物传记,都把这句话说成是牛顿谦虚的美德,这显然是欺骗大众了。
下面我们就回到当年的真实场景,来看看牛顿是在什么情况下,留下这句名言的。
在物理学上颇有成就的牛顿,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递交了一篇证明光是由粒子组成的论文。
论文遭到了胡克(Robert Hooke)的反对。胡克是谁?就是那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提出胡克定律的胡克。(非理科生可自行搜索)

罗伯特·胡克,英文中Cell(细胞)一词,就是由他命名的
最初,胡克的反对是出于学术观点的:牛顿说光是由粒子组成的,而胡克认为光是一种波。(现在中学生都知道,其实光是波粒二象性的,但17世纪的科学家们并不知道。虽然胡克和当时光学波动说的第一人惠更斯同一阵营,但胡克与惠更斯并不和。)刚才说了,牛顿是个绝对偏执和好强的人,肯定会咬着自己的观点不放,和对方死磕到底,但对面这位“德高望重”的胡克也非“等闲之辈”,就这样,这场讨论到最后就没法收拾了,变得愈演愈烈。胡克觉得被牛顿这样“怼”,非常没面子,就指责牛顿的很多内容是抄袭他的论文。牛顿则用嘲讽的语气在回信里写下了:“假如我看得比较远,是因为我站在你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
到这里,我们还原了引发这句名言的真实场景,但还没点出这句话的精髓之处。
实际上,胡克非但不是牛顿信中的“巨人”,而且还是个矮子,甚至有些驼背……
怎么样?牛顿的这句“谦虚”名言,够损的吧?这就是传说中的骂人不带脏字。
现在,我们可以完全认同霍金对牛顿的评价,的确是非常客观的,他的确“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后来,牛顿干了一些更恶心的事情。在胡克去世后,牛顿当上了皇家学会的会长。此后,牛顿解散了学会里的胡克实验室和胡克图书馆,连胡克的手稿和文章都差点被牛顿销毁。所以牛顿不仅偏执,还非常的小心眼。
不知道牛顿有没有再向上帝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或许在他的教义里,“一将功成万骨枯”才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他就是独一无二的“天选之人”,艾萨克·牛顿。

以上内容并非本号杜撰,皆转述自罗布·艾利夫(Rob Iliffe)的《牛顿新传》。

关于作者
罗布·艾利夫是萨塞克斯大学学术史和科学史教授。《科学史》杂志编辑。曾发表过多篇有关早期现代诗和科学是的学术文章。他还是一个有关牛顿的国际项目的编辑总监,该项目致力于整理出牛顿所有著作的完整电子版本。
关于本书
本书系《牛津通识读本》丛书中的一册,收集了牛顿的大量鲜为人知的新材料,可以让人们了解,科学是怎样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在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中诞生出来的。
关于福利
在公众号对话界面,发送关键词:“牛顿新传”,GET THE BOOK。
postscript,本号仅提供预览章节,如有兴趣阅读更多内容,请购买正版。
又postscript,别问能预览多少,看完了你就明白。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606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