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881

余超颖”森林旬邑”“关中最美县”——旬邑县创建森林城市纪实-掌上旬邑 余超颖旬邑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总面积 1811 平方公里,辖 9 镇 1 办、179 个行政村、29.6 万人口。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86.8 万亩,森林覆盖率 56.2%;活立木蓄积 378.07 万立方米,居咸阳市第一。旬邑将创森工作纳入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结合自然、经济、文化、历史特点,确立了“东部森林化、中部园林化、西部果园化”的森林城市定位和“一城、两园、三区、四线、多点”的建设格局,


余超颖”森林旬邑”“关中最美县”——旬邑县创建森林城市纪实-掌上旬邑

余超颖
旬邑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总面积 1811 平方公里,辖 9 镇 1 办、179 个行政村、29.6 万人口。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86.8 万亩,森林覆盖率 56.2%;活立木蓄积 378.07 万立方米,居咸阳市第一。
旬邑将创森工作纳入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结合自然、经济、文化、历史特点,确立了“东部森林化、中部园林化、西部果园化”的森林城市定位和“一城、两园、三区、四线、多点”的建设格局,提出了森林进城围城、绿色廊道、森林乡村、景区绿化、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苗木花卉、森林增量提质、森林生态文化、资源安全能力“十大工程”,着力打造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

城区园林化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
建设生态廊道。根据县域地势及河流走向,建成了马栏河自然景观生态廊道,贯穿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生态区域,为白鹭、鸳鸯、秃鹫等关键物种的迁徙、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按照“路路见树,树下有花”的要求,绿化郑赤路、留职路 30 公里;建设咸旬高速林带 11 公里,咸旬高速旬邑段周边栽植苹果 409 亩、花椒 391 亩,在赤道、土桥出口栽植银杏、樱花 7 亩,红花槐、新疆杨 11 公里,高速林带建设中乔木树种共栽植 6800 株;对旬耀路旬邑段清塬坡道路两侧坡台地进行绿化,共栽植刺槐 34000 株;在县域内公路两侧种植格桑花、月季、紫薇等林下花,形成了树绿花红的宜人景色。加强三水河沿岸生态保护和近自然水岸绿化,形成了石门、马栏、城区等一批山水相依、山清水秀的景观带。全县路网、水网绿化率均达到了 89%以上。县城区、城乡结合部、翠屏和凤凰两山均建有防护绿化隔离林带,保证了县城夏季凉爽、宁静、舒适,对涵养水源、净化污染具有明显效果。

建设休闲绿地。创建园林式单位 48 个,园林化居住区 14 处,实现了出门有绿景、步步有绿荫。止目前,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 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1.6 平方米。按照“一街一树一景”的原则,在县城建成了五角枫、国槐、法国梧桐等各具特色的绿化一条街,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 27%。实施了西大街、翠屏路、迎宾大道、彬旬引线等道路绿化工程,播植草坪,搭配栽植国槐、栾树、樱花、白蜡等各类乔木,乔木面积占绿地面积的61%。建成了水街游园、泰塔路、县医院、街心花园 4 个林荫停车场,树冠覆盖率达到了 30% 以上。
建设森林乡村。坚持将绿化家园同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以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绿化”为重点,建成森林乡村 2 个,分别为马栏镇神崖沟村、土桥镇镇头村,总投资 51 万。分别对入村道路、村中空地、广场进行了全面绿化,共栽植小叶黄杨17176株、黄杨球、樱花、独杆紫薇、黄栌、国槐等乔木树种 940 株。形成了乔、灌、花、草相搭配的乡村绿化结构。止目前,全县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了 31.2%;年均新造林 4 万亩,占县域面积的 1.5% 以上。由县绿化委牵头抓总,组织县交通、水利、住建、教育、文旅、煤炭、工发等部门,对全县河道两岸、景区景点、出入境口、直观坡面、学校厂矿等区域实施重点绿化,绿化率达到了 85% 以上。县城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全县水源地森林覆盖率81.2%。其中,柏岭寺水库完成全面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 80.2%。

爱绿护绿推进森林健康
保持森林自然度。森林植物乡土树种数量占县域绿化树种数量的 85% 以上,全县森林植物群落演替的自然度达到了 0.5 以上,城区单一树种的栽植数量均不超过树木总数量的 20%。
开展近自然经营。建有 400 亩的小寺子国有苗圃 1处,100 亩以上合作社苗木花卉基地 9 处,共培育各类苗木花卉 6000 亩。制定了《禁止大树古树移植进城管理办法》、《旬邑县林木采伐管理办法》等,全力保护林木资源,未出现移植古树和大树进城的现象。对林木实行近自然抚育管理,对大树及绿化植物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新建森林公园等公共休闲绿地硬化面积小于20%。全面实行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目标责任制,森林火灾受害率长期控制在 0.2‰以内,连续 16 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加强松材线虫、红脂大小蠹等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3.5‰以内。

生态与产业并举带动林农致富
按照“企业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之路,加快建设林下种养基地。全县发展林下经济 4 万亩,建成千亩中药材基地 3 个、百亩养殖基地 8 个。以培育优良乡土绿化树种为重点,建立种苗花卉基地 0.6 万亩,苗木自给率达到了 84.4%。采取“政府引导、项目支撑、示范带动”的方式,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油等多种林下经济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群众增收和国土增绿相协调。全县建成核桃经济林 9.1 万亩,花椒、柿子1.3 万亩,其他杂果 0.94 万亩。依托自然绿色资源,推行森林旅游、红色旅游和人文景观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建成农家乐 22 处、龙泉生态园 1 处,形成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生态优化的格局。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625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