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趣史”上的今天——戚继光为何终身不败? NO.5-武悦春秋 余超颖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微信号:wushengbang55555期待我们成为朋友“趣史”上的今天——戚继光为何终身不败?万历十五年(1588年1月5日)十二月初八清晨,鸡鸣三声,将星陨落。戚继光吐出最后一口血终于郁郁而死。回顾一生,他不败的战绩以及为中国战争史开辟的各种先例足已载入史册。虽然死前贫困交加,但他一定想不到自己的荣耀照亮华夏千年。明朝是倭寇肆虐的一个时期,正因为倭寇特有的倭刀让明朝军队吃了不少的亏,打了不少的败仗,
余超颖“趣史”上的今天——戚继光为何终身不败? NO.5-武悦春秋
余超颖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微信号:wushengbang55555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趣史”上的今天
——戚继光为何终身不败?
万历十五年(1588年1月5日)十二月初八清晨,鸡鸣三声,将星陨落。戚继光吐出最后一口血终于郁郁而死。回顾一生,他不败的战绩以及为中国战争史开辟的各种先例足已载入史册。虽然死前贫困交加,但他一定想不到自己的荣耀照亮华夏千年。
明朝是倭寇肆虐的一个时期,正因为倭寇特有的倭刀让明朝军队吃了不少的亏,打了不少的败仗,于是明朝名将戚继光吸取教训,研究兵器,创造了独属于戚家军的戚家刀,这在中国兵器史上也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戚继光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戚继光世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先祖戚祥能够成为朱元璋的亲兵,武功自然高人一筹,家传是一部分。戚继光从小受训,苦读兵书,淬炼身体,时刻准备着战斗。
同为抗倭名将的俞大猷,曾一人单挑少林武僧而不落败,武功之高,实属罕见,尤其棍法,当世无双。
戚继光和俞大猷被人称之“俞龙戚虎”,两人惺惺相惜,结成兄弟同盟,抗倭前线出生入死,肝胆相照。戚继光得到俞大猷在棍法上的指点,更研习俞大猷毕生武学著作《剑经》,武功突飞猛进。
另一位抗倭名将谭纶,虽文人出身,但其家传剑法,独步天下,五步之内必斩敌人首级,同为战将的谭纶毫不吝啬将其精妙剑法传给戚继光。
此时的戚继光武功深不可测,在招义乌兵组建戚家军时与南少林俗家弟子比斗,用独创的三十二路长拳收服悍将陈大成。
戚继光访得大文豪唐顺之功夫了得,关门比试,使出浑身解数却仍败给唐顺之,武功这种东西,永远没有天下第一,一山还有一山高。唐顺之将宋朝杨家后人学得的枪法悉数教给戚继光,并传授他穷尽一生心血与智慧编写的阵法与兵法《武经》,此后戚继光的武功深浅没有人知道,因为他再也没有输过。
花街之战后,戚继光编写了一本《辛酉刀法》。因为当时是嘉靖四十年,正是辛酉年,所以叫辛酉刀法。这也就是后来名闻天下的戚家刀法,据说戚家军后来都精擅这种刀法,再跟小鬼子刀碰刀硬拼的时候,没有吃过亏。
戚家军总能以少胜多,除军纪严明,训练刻苦以外,戚继光毫无保留地传授士兵杀敌技能也是重要一条。
明朝战将单说个人武力,戚继光绝对可以排前五。
戚继光的战绩到底有多牛?
初入浙江,驻守龙山所,八百倭寇来袭,戚继光手下四千人,五倍于敌。戚继光设好埋伏圈,倭寇入袋,原本以为一场完美的歼灭战,硬生生被敌人撕开一道口子,倭寇奔逃,明兵紧追。歼灭战变成追击战倒也罢了,追着追着明军自乱阵脚,开始掉头跑,原来倭寇呈川字队形反杀而来。
四千明军全线溃败,此时显示出武将功夫的重要性,戚继光弯弓射箭,弓如满月,箭似流星。三支箭,三条命,三条倭酋的命。主将发威,明军如潮水般反攻,倭寇佯装逃跑,半路又折返杀回,戚继光继续充当“狙击手”,一箭一命,力弊敌酋。倭寇见讨不到好才悻悻离开。四千对八百,居然只留下几十具敌人尸体,还被反杀好几次,气得戚继光连晚饭都没吃。
下定决心练兵,结果兵还没练成,第二批两千多人的倭寇在龙山所登陆。这一次不敢再以人多轻敌,胡宗宪同意戚继光联合作战意见,两万明军打两千倭寇,人们常说吐口水都可以把鬼子淹死,结果两万明军在雁门岭遭到倭寇伏击,明军被打得狼奔豕突、丢盔卸甲。要不是谭纶和俞大猷两翼拼死抵抗,两万明联军要被两千人的倭寇打败,戚继光气得牙关紧咬,嘴角流出一股憋屈的鲜血。
一战龙山所,四千对八百,五倍于敌,赢了,赢得没底气。二战雁门岭,两万对两千,十倍于敌,赢了,赢得够窝囊。可见当时明军的战斗力实在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当然倭寇的凶悍也是前所未见。
戚继光痛定思痛,苦练三千绍兴籍士兵,约束军纪,改造兵器,演练阵法。嘉靖三十七年三月,三股倭寇从浙西登陆,戚继光训练的新兵营果断出击,遇敌之后毫无胆怯,个个冲杀勇猛如下山饿虎,三战三捷,缓解浙西危局。
岑港决战,新兵虽然作战勇猛但居然用平民或伤兵的人头冒功领赏,戚继光大怒,明白选兵的重要性,于是他从穷山恶水间招了械斗时宁死不退的义乌人。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最大一次倭寇入侵风暴在浙江登陆,倭酋统一指挥,汇聚两万多人,矛头直指台州与温州,江浙沿海风声鹤唳。
此时,戚继光练兵已成,他带着三千戚家军像一颗高速飞行的陨石迎面撞击倭寇,台州大战拉开序幕。
没有战术,没有计谋,只有刀兵相撞的火星和头骨碎裂的声音,戚家军几乎用碾压之势瞬间消灭一千多人的倭寇前锋。敌酋大怒立刻发动全面冲击,戚继光临危不乱,部队严阵以待,令旗一挥,兵马一动,鸳鸯阵首次亮相。
十一人一组,长短兵器互补,前后左右护守,像一台台收割机,收割敌人性命,倭寇胆寒,四下溃逃。戚家军以零伤亡毙敌三百的战绩让全世界为之一振。
之后戚家军马不停蹄先后与倭寇在新河、花街、上峰岭、洋坑,长昂洋,沙镬洋,仰月沙,悬山,小藤岭,大藤岭,长沙等地展开战斗。大小十三战,历时一个月,杀敌五千五百多人,解救被劫掠的百姓数以万计,而自己总共不过付出二十人的阵亡代价,这是中国军事史和中国抗倭史上赫赫有名的台州大捷,毫不夸张的说戚继光才是闪电战的创始人,“戚虎”威名更是响彻寰宇。
平定浙江倭寇之后部队奔赴福建,戚继光率六千戚家军抗倭援闽,一战宁德横屿勇闯夺命岛,二战福清夜袭牛田,三战兴化血战林墩,以决胜之智、决战之勇,一举端掉倭寇在福建最为坚固的三个大本营。
平海卫一战戚家军和俞大猷的部队汇合,在两位当世无双的武将指挥下,更是兵锋所指,所向睥睨,明联军大获全胜。流毒天下百年之久的东南倭寇之乱,在戚继光入浙抗倭后的第十一年与戚家军惊艳出场后的第八年,终于被彻底一扫而空。
戚继光戎马一生,绝不敢有丝毫懈怠,打完南倭接着对抗北虏。他修长城、建炮楼,造火器、排战阵、著兵书……横扫东南十二载,独镇蓟州十六年,将蒙古大军拒于长城之外,再无入侵中原之意。大明王朝,不论是南倭还是北虏,再无边患之忧。
戚继光的另一面
另一个戚继光——一个善于搞关系,迎合领导,请客送礼,拉帮结党的人。
在无数史书中,戚继光是英勇无畏的化身,他能谋善断,所向无敌,这一切都是事实,但他也有着另一面,比如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先去拜码头,请客送礼,大吃大喝一通,然后再认同族找祖宗,大家就算是兄弟了,但是依照他的工资,绝不可能承担得起这么高的花销。所以结论就是:戚继光是一个既收礼又行贿的人。
在少年时代,每天环绕在戚继光耳边的,是父亲的教诲,教诲他一定要为人清正,不能搞歪门邪道,戚继光曾坚信并坚持过这些教导,他相信父亲是不会错的。
然而从他十八岁到山东上任时起,他就发现自己错了,虽然他清正廉洁,虽然他刚正不阿,但这一切毫无用处,没有人理会他,也没有人帮助他,他的理想和信念或许很高尚,却根本无法实现。而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无疑是俞大猷的被迫离去。对俞大猷而言,岑港之战是一个十分惨痛的教训,和戚继光一样,他也开始了演练新军,并很快就锻造出一支极有战斗力的军队,此即所谓“俞家军”,而他的阵法也十分奇特,分别叫做三叠阵和夺前蛟阵,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你只要知道这两个阵型很牛就行了。军队有了,阵法也有了,俞大猷准备大干一场。然而他没有等到这个机会,因为和之前一样,他再一次遇到了莫名其妙的事情,而这一次的主角是胡宗宪。
嘉靖三十八年(1559)四月,胡宗宪接到了这样一个通报,说有群倭寇在浙江沿海游荡,请示如何处理。胡宗宪想了一下,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不要管他们,别让这些人靠岸就行。”两个月后,他接到消息,都察院监察御史李瑚告了他一状,罪名是纵敌逃窜,以邻为壑。这也真是流年不利,胡宗宪没有想到,那帮倭寇是来干抢劫的,不去东家就去西家,胡总督不接待,他们就跑到了福建,大抢了一把。福建巡抚气得鼻子都歪了,暴跳如雷,一定要找胡宗宪算账,于是便把官司打到了皇帝那里,要求追究胡宗宪的责任。但胡宗宪毕竟是浪大水深,几番动作下来平安过了关,事情经过大致如此。
但这个故事和俞大猷似乎毫无关系,麻烦又从何而起呢?如果有关系,那这事就不奇怪了,俞大猷这一辈子,奇就奇在莫名其妙上。事情了结后,胡宗宪开始回过味来,福建方面一口咬定是自己放任不管,莫不是自己这里有人透露了消息,当了内奸吧?于是他开始查找蛛丝马迹,先查李瑚,福建人,再查自己,福建的,层次高的,能接触机密的,于是答案终于出现了:俞大猷,浙江总兵,福建晋江人。这真叫命苦不能怨政府,俞大猷同志老老实实干活,勤勤恳恳做事,就因为是福建人,结果竟然成了奸细。胡总督雷厉风行,他随即上书,把责任推到了俞大猷的身上。皇帝又一次生气了,他当即下令,削去俞大猷的官职,把他抓进诏狱。
戚继光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清楚地记得,当初胡宗宪是多么器重俞大猷,对他言听计从,而转瞬之间,他就把这个他曾无比信任的人,亲手送进了监狱,从浙江军区司令员,到锦衣卫监狱的囚犯,只要短短的几天。所以他终于意识到,把自己的命运和信念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是极其不靠谱的,亲密战友胡宗宪也不例外。然而就在他为俞大猷痛惜不已之时,另一个更让人吃惊的消息传来:俞大猷竟然出狱了,并调往北方边界戴罪立功。而根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能得到如此宽大处理,是严嵩收了钱,在皇帝大人面前说了话。戚继光百思不得其解,官场之中,俞大猷的收入也就是个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家里有几文钱他很清楚,能养活老婆孩子就不错了,哪里有钱去行贿?但如果没有钱,严老贪怎么会帮他说话呢?于是他开始怀疑,俞大猷和严嵩之间有着某种秘密的关系。不久之后,他终于从朝廷内线那里得到了消息,俞大猷确实没有送钱给严嵩,也绝非严嵩的亲信,他能够得到宽大处理,是因为他有着一个好朋友——陆炳。俞大猷是如何搭上陆炳这条线的,谁也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陆炳不但出面为他说情,还自己拿钱送给严嵩,当作是办事的费用。陆大人的面子严嵩自然要给,于是俞大猷就此光荣出狱。这个答案震惊了戚继光,他没有想到,平日沉默寡言,老实巴交的俞大猷,竟然有这么硬的后台,而自己与他交往多年,关系非常好,竟然从未听他透露过一语。戚继光感到毛骨悚然,他终于发现自己是如此的脆弱。他明白,自己固然有着舍身保国的伟大理想,但如果没有靠山,没有关系,俞大猷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即使是平日关系极好的胡总督,也可能随时翻脸,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而那时,他将孤立无援,也不会有另一个陆炳来救他。
于是戚继光明白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要想不负父亲的期望,就不能遵照父亲的处事方法,他决定改变这一切。此后的戚继光开始了奔波,兵部有领导下来,他请客,他到兵部去,还是他请客,而酒桌上拜把子拉兄弟更是家常便饭,大家都认为戚继光够朋友,够大方,久而久之,他在兵部扎下了根,上级领导对他也十分重视。但这并不是他的目的,戚继光知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他必须要找到自己的陆炳,找到一个真正的靠山。在戚继光的寻找名单中,两个人的名字被最先划掉,第一个就是严嵩,因为他很清楚,胡宗宪是严党分子,如果自己要绕过胡宗宪结交严嵩,必定死无葬身之地,更为重要的是,严老贪胃口很大,要请他吃饭,先要数数自己荷包里有多少钱。第二个是徐阶,这个人也不能考虑,虽然戚继光对他有好感,但毕竟在朝廷中,他处于下风,如果投靠此人,就等于与严嵩为敌,没准会比徐大人死得更早。
两位大哥被排除后,戚继光开始继续寻找,而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中央大学校长(国子监祭酒)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将来必定前途远大,于是他在自己的名单上记下了这个人——高拱。他的眼光确实精准,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发现,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因为这位高拱虽然官职不高,却是一个十分孤傲嚣张的人,而且此人还有个最大的特点——不收贿赂。换句话说,这个人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既不要钱,也不要女人,当然,高拱同志绝对不是无欲则刚,他只是将所有的欲望放在了一件事上——权力,他的最终目的是夺取帝国的最高统治权,而这是戚继光绝对无法满足的。但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戚继光感到前途茫茫的时候,他意外地发现了另一个人,此人是高拱的副手,时任国子监司业,大致相当于中央大学副校长,为人深谋远虑,极有发展前途,于是戚继光的名单上又增加了一个名字,也是最后一个名字——张居正。这就是后来那对黄金搭档的起始,至于戚继光如何与张居正交好,实在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戚继光很会来事,而在某些方面,张居正也不正。戚继光就这样稳定了他的地位,事实证明,他是有远见的,以至于后来胡宗宪完蛋,他依然屹立不倒数十年,这都归功于他的交际工作。
交际是要钱的,而以戚继光的级别待遇,即使借高利贷也不经用,所以闭着眼睛也能猜到,他有着除工资之外的经济来源。
这就是戚继光的另一面,似乎很不得体,似乎见不得人,似乎应该谴责,但你应该知道,他镇守东南之时,“百姓欢悦,倭寇丧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因他而保全,他离职之时,“领将印三十余年,家无余田,惟集书数千卷而已”,他的所有收入,无论正当与否,都用于了交际,而他自己,是清白的。在现实面前,绝不妥协的杨继盛是伟大的,因为他历经磨难,坚持了自己的理想:舍身取义,报效国家。但妥协的戚继光,同样是伟大的,因为一个同样崇高的理想。
纵观戚继光一生:“三十年行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遭一劫”。张居正死后,戚继光受到牵连,罢官贬职。他晚年贫病交迫,医药不备,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于登州老家,面朝大海,郁郁而终。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