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问园姑苏”园林采风创作十二人联展之成军篇-彬龙美术馆 余超颖“展览信息展览名称:“问园姑苏”--园林采风创作展展览时间: 2018年7月19日--2018年8月18日开幕时间:2018年7月19日下午2:00展览地点:苏州彬龙美术馆展览地址:苏州市观前街(西面)212号3F策展人: 杨晓明出品人:钱西姿参展艺术家:孙宽 陈如冬 屠鸿辉 成军 李勇 李恩成 谢士强 王亚霞 徐光聚云门张岩 方向乐 任赛主办单位:苏州彬龙美术馆协办单位:苏州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三元美术馆、苏州工艺美术职
余超颖“问园姑苏”园林采风创作十二人联展之成军篇-彬龙美术馆
余超颖
“
展
览
信
息
展览名称:“问园姑苏”--园林采风创作展
展览时间: 2018年7月19日--2018年8月18日
开幕时间:2018年7月19日下午2:00
展览地点:苏州彬龙美术馆
展览地址:苏州市观前街(西面)212号3F
策展人: 杨晓明
出品人:钱西姿
参展艺术家:孙宽 陈如冬 屠鸿辉 成军 李勇 李恩成 谢士强 王亚霞 徐光聚云门张岩 方向乐 任赛
主办单位:苏州彬龙美术馆
协办单位:苏州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三元美术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虚白文化、桐社
媒体支持:苏州日报、新浪收藏、网易新闻、天天快报、搜狐新闻、 雅昌艺术网、人民网、光明网、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凤凰新闻、大艺术+、《大美术》杂志等
联系电话:0512-67292610
龙翠雅会 问园姑苏
文|杨晓明
园林以及其背后蕴藏的园林文化对于我们今天去了解和认识古代中国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可谓是一部百科全书。园林不仅是古代贵族士人理想的生活栖居之所,也是他们学习、修身、待客、雅会的重要场所。因此,园林的主人们在园林的设计之初便努力的将自己价值追求、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都融合在其中。而更重要的是:园林又是一个山水世界的缩影,这是体现了中国士人对林泉山水的向往也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集大成之成果。由于主人是真实的生活在园林中的,园林中也自然包含了他们生活的绝大多数内容,透过园林我们所能见到的正是中国文化思想体系下的士人在日常中对生命和自然的基本态度。
造园之事自宋以来尤盛于江南一带,这不仅与当时的政治格局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同时也是与江南的富庶安定、文人雅士辈出以至于风流盛极有着直接的原因。尤其到了明、清两代,江南造园又以苏州为冠。到了清中叶,苏州城内外大大小小的园林数以百计,人们对造园的热情可见一斑矣。时至今日,苏州也因园林与精致的生活成为风雅的代言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文人们。
宋以后表现园林体裁的绘画作品在中国绘画中亦绝不在少数,这类作品从内容方面看大致可分为三类:有记录园林整体格局布置的;有描绘园林中景致的;也有描述主人在园林中的生活状态的。从绘画形式上区分也主要有三类:单幅作品、册页、手卷。这些作品都与园林以及园林的主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为后人研究园林留下了大量重要的信息。
基于这种文化背景,苏州龙翠园主人钱彬龙先生于戊戌暮春委托我邀请了十二位优秀的艺术家齐聚姑苏,龙翠雅集共话佳时美景,并进行了为期一周访园、画园、采风活动。这十二位艺术家都是丹青妙手,苏州园林在诸位的笔墨演绎下亦呈献出了不同的情趣与意境,这也是他们的艺术修养与精神关照在园林世界的展现。这样的雅集何其风雅,这样的作品也更值得期待!
我们在彬龙美术馆将这些作品与诸君分享,并序以记之
园林采风创作十二人联展---成军
人物简介
成 军
字林桐,号煮石斋主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水专业硕士。中国美术学院尉晓榕工作室访问学者。现为浙江画院研究员、浙江省美协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丽水学院中国青瓷研究院客座教授。
( 请横屏观赏)
参展作品 34*90cm
园林随笔
那一年,我十七岁,背着画架拎着颜料,只身一人从苏北老家淮安来到位于虎丘附近的苏州工艺美校参加复试。这是我独自出行最远的城市,印象中的苏州街道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草清香,苏州工艺美校是我见过的那时最美的园林学校。考试结束后,我游览了虎丘和沧浪亭,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在我印象中已经渐渐模糊淡化。
三十年过去了,那干净整洁的街道,空气中浮动着的淡淡花草清芬始终留在美好的记忆里。后来,我定居杭州从事艺术创作。在这期间也先后多次来过苏州,或观展,或赴约,或途经,但每一次我都会择机踏进一到两座园林,拙政园、艺圃、狮子林、网师园……,重游虎丘、沧浪亭。但每一次都是匆匆一瞥,面对这设计精巧的园林也曾有写生的冲动,但不确定自己该以何种方式、笔墨去取舍、提炼、归纳的表现它们。
( 请横屏观赏)
参展作品 34*90cm
这次和苏州结缘要感谢著名策展人、《白汀访问录》主持人杨晓明先生策划、彬龙美术馆主办的“问园-名家苏州园林写展”活动,正是活动的展开,才有了全国十二位山水画家齐聚姑苏共绘园境。
此季正值苏州旅游旺季,拙政园、留园等名园里人满为患,中午抵达后我选择了离宾馆最近的相对游人稀少的“怡园”收集写生创作素材。入园后,游客的确稀稀落落,倒是有一大群艺术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上写生课,烈日当空,汗流浃体。树荫里、屋檐下一个个专注挥毫的师生们,从艺之路充满了艰辛和困惑,同时也收获着喜悦与明净,这是局外人无法体会的。
( 请横屏观赏)
参展作品 34*90cm
和大多数苏州园林一样,怡园也是一座私家园林,始建于晚清,过云楼主人顾文彬在明代尚书吴宽旧宅遗址上重新建造。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建造设计是有历史渊源的,如元代有着洁癖强迫症的倪云林绘制了狮子林蓝图,明代吴门最长寿的文征明绘制设计了拙政园的稿本等等不胜枚举。
同样,顾文彬邀请任阜长、顾芸、王云等当时的著名畫家、造园家參與怡园的設計,这座吸收众家园林所长的园子耗费巨资,历时九年方才落成。园内粉墙黛瓦、飞檐振翅,古木交柯、藤蔓攀援,修竹叢生、奇石嶙峋,园林西部一泓莲池镶嵌在园林中心,亭台楼榭、山石树木临水铺陈展开,又将沧浪亭的复廊,网师园的水体,环秀山庄的叠石垒山,狮子林的洞壑蹬道以及拙政园的那艘永不沉没的旱船巧妙地借鉴并复制其间,匠心独运,古朴典雅。山石、林泉、建筑等不同材质组合搭配,起伏跌宕,自然和谐丝毫没有刻意而为之的痕迹。
( 请横屏观赏)
参展作品 34*90cm
步移景换,处处皆能入画。穿行蜿蜒曲折的回廊,登临洞壑相连的石山颠,倘佯其间,且行且驻,遥想古之文人士大夫以一堵围墙将自己与繁华俗世暂时隔离开来,归隐林泉成为其主要的精神寄托。将住宅建立在人为的自然山水中,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追求静寂、婉约、精致、以小窥大,在有限的空间里筑无限的理想国,以实现精神上的栖居,这也不正是我们现代人所向往的吗!
面对真实的园林,如何将传统笔墨与当代审美相结合,如何将眼前的自然物像化为心迹,是我此次写生创作重点思考的问题。写生是个转换过程,如何将传统经典绘画学习转化为写生创作的过程,而不是从古画里东挪一座山头西取一株树的闭门造车来拼凑画面。写生能使艺术家保持敏锐观察力和艺术感知力,作品才有鲜活力。来之前,我印象中的园林作品是文征明笔下的平和雅正,意境高古;李可染先生笔下的沉郁厚重,酣畅淋漓;童仲焘先生笔下的简约淡泊,幽静空冥……。
( 请横屏观赏)
参展作品 34*90cm
边走边让思绪飞扬,行至坡仙琴馆和拜石轩的庭院,眼前的的两组高低错落奇石引起了我的创作的欲望,展纸濡墨勾勒起来,粉墙为屏,翠竹为幕,它们或立或卧、藏或露、或正或斜、或低头默坐,或扶摇而动、或伫立苦吟、或孔窍过风、或白净无皴、或坚凝沧桑,情态各异。此刻,我手中的笔像是幻化成了一把七弦琴,任由情感在纸素上氤氲着、流淌着,捕捉着瞬间的感动,将眼前鲜活物像通过取舍重塑新的笔墨秩序,疏密、开合、虚实、以及节奏上的强弱、收放、律动……,笔笔写出,自然生发开来。静默伫立的群峰仿佛变成了知音,藤萝交织成一张蓝色的网,沿着斑驳的粉墙攀援直上,向着湛蓝的天空……。
《龙翠雪霁》 72*38cm
彬龙美术馆是苏州龙宝斋艺术品有限公司旗下创办的美术馆,常年举办名家书画展、文化交流沙龙、文化专题研讨会。
彬龙美术馆依托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汇聚潮流的地域优势,定期举办以苏州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也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准,彬龙美术馆近期更与中国网《翰墨名家》——《白汀访问录》栏目合作,意在发掘和推崇出全国各地的优秀艺术家和名家。把融合艺术设计和创意为一体的现代苏州新生活和美学空间,呈现给广大群众。提供优秀的艺术教育和文化休闲资源。推动社会进步,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彬龙美术馆有意寻找丰富的合作项目,有意者请与我们联络 。BINLONG ART MUSEUM
地址:苏州市观前街212号三楼龙宝斋
(地铁站4号线察院场站2号出口)
咨询电话:0512-67292610
一个有艺术有价值的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