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414

余超颖∣ 在大山的犄角旮旯,躲猫猫 特别策划-航空画报 余超颖特别策划:东北好贺儿之一在大山的犄角旮旯,躲猫猫文/解良猎人进山,搭个窝棚就是家,铺张狍皮当褥子,拢上一堆篝火,火舔吊锅,用篝火燔烤的野牲肉被称为“天火肉”。野鸡兔子“飞龙茶”,想要吃啥就吃啥。现在大家都在保护野生动物,“天火肉”吃不到了,但东北的男女老少依旧每年一上秋就开始跑山,东北的山货好吃诱人。野生榛子好嚼果皇帝老子都爱嗑苯榛子,毛榛子,遍布东北,个不大,嘎嘣声,嗑碎外壳,你嚼吧,榛子瓤是越嚼越香,喷香。榛子在世上存活了2亿多


余超颖∣ 在大山的犄角旮旯,躲猫猫 特别策划-航空画报

余超颖
特别策划:东北好贺儿之一
在大山的犄角旮旯,躲猫猫
文/解良
猎人进山,搭个窝棚就是家,铺张狍皮当褥子,拢上一堆篝火,火舔吊锅,用篝火燔烤的野牲肉被称为“天火肉”。野鸡兔子“飞龙茶”,想要吃啥就吃啥。现在大家都在保护野生动物,“天火肉”吃不到了,但东北的男女老少依旧每年一上秋就开始跑山,东北的山货好吃诱人。
野生榛子好嚼果
皇帝老子都爱嗑
苯榛子,毛榛子,遍布东北,个不大,嘎嘣声,嗑碎外壳,你嚼吧,榛子瓤是越嚼越香,喷香。榛子在世上存活了2亿多年,看上去榛子树矮爬爬的不起眼,这种植物几乎不生病,这个特点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研究发现榛子中含有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酚,它是红豆杉醇也就是紫杉醇中的活跃成分,经常食用榛子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调节血压、降低胆固醇、治疗糖尿病,你把榛子吃进肚里后还能生成脑黄金。央视九套有个公益广告:每天吃一把坚果、一把瓜子,有利于身体健康。东北的榛子堪称坚果之王。
另外,榛子还可以做榛子酱。民谣唱:大豆酱,发满缸,一年四季吃着香。黄瓜榛子加豌豆,加上辣椒四样酱。
贝勒手里三样宝
扳指核桃笼中鸟
贝勒,是早年东北满族贵族的称号。东北的山核桃虽然个头小,但山核桃仁营养十分丰富,果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矿物元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润肺强肾、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之功效,长期食用具有益寿养颜,抗衰老等作用。中国人赏玩山核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追溯起来,它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形成世界独有的中国核桃文化。清朝乾隆皇帝不仅是鉴赏山核桃的大家,据传还曾赋诗赞美山核桃:“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
蘑菇餐,防血栓
木耳菜,降脂快

东北有一道家常名菜“小鸡炖蘑菇”,可谓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东北的蘑菇种类繁多,榛蘑、冻蘑、猴头、松蘑、灰蘑、榆黃蘑、趟子蘑,都是上讲究的食用真菌。猴头是东北山珍中的珍品,又称“狍子屁股”,产自东北林区,生长在柞树活立木的腐杇处和柞树窟窿里,一般一生一对。猴头排在“燕窝和鲨鱼翅”前头,以细嫩清鲜而闻名,它荤素兼冝,可炒、烧、熘。还有提高免疫力,增强肌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元蘑俗称“冻蘑”和“黃蘑”,属侧耳真菌,长在椴树、榆树、桦树的倒木上,生长在老秋时节,俗话说“不下霜不长冻蘑”。它的食用记臷最早见《奉天通志》,在民间历史将更悠远。用元蘑做菜,荤素兼宜,有炒、炖、烩、烧多种食法,尤其新鲜的冻蘑做出的菜肴软润滑口,且鲜爽十足,但必须放白菜,白菜可解瘟毒。它不但补脾益气、润燥化痰,且有滋补作用,祛风活络,清热燥湿,在民间可助治疗癫痫、肝硬化浮水,还有降低血液胆固醇和血糖作用。
东北的木耳和银耳,长在东北的深山野岭原始森林中死亡的树木上,一黑一白,两种木耳不仅是美味佳肴,又各具不同的营养价值。黑木耳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降低血黏度,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顺畅,减少心血管病发生。白木耳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滋阴、润肺、生津、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治肺热咳嗽、肺燥干咳、妇女月经不调、胃炎、大便秘结等病症;对阴虚火旺不受参茸等温热滋补的病人是一种良好的补品。将两种木耳搭配食用,养分素会得到相互补充。
人参松子和林蛙
东北蜂蜜带回家

摄影/ 杨剑坤
人参,东北三宝之一,珍贵的滋补品,被秦汉以来的医药古籍列为中药之首,人称百草之王,远近闻名。来到东北,各种人参产品任你选购。尤其是秘参堂的秘制参,用长白参和东北野蜂蜜加工秘制,撕开袋就可以吃,好吃不上火,是滋补的珍品,你可以尝尝。
东北松子,只有结在东北松树上的松子才为正宗,它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红松的果实,因食、疗效果卓著而被誉为“长生果”“长寿果”。前一阵子,一个东北小伙子坐着热气球采松子,热气球失控,载着他在天上飞了几十里,惊动了很多人,最后化险为夷,平安落地。“长寿果”名不虚传,吉利。
说起东北的野味,当代人首推林蛙。林蛙,满语称蛤什蟆(哈士蟆、哈氏蟆),又称山蛤、雪蛤,当地人俗称“蛤蟆”。林蛙产自东北的长白山脉、小兴安岭大部、张广才岭腹地,是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被列为易危(v)物种。东北人捕捉林蛙当然是为了吃。雄林蛙俗称“公狗”,雌林蛙叫“母鸨”。人们最喜欢吃的是后者,它肉质细嫩,易为人体消化吸收,适合各种年龄的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及老人食用,具有很高的食补价值。经烹调能释放出大量的肌溶蛋白及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因而味道香浓。尤其是“母鸨”腹内“柔腻如玉”的油脂极具营养价值,可滋阴补虚,滋养气血,被视为辽东珍品。用林蛙油制成的各种雪蛤羹,畅销海内外。林蛙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明、清两代已成为贡品,被列为宫廷“八珍”。据清史《辽海丛书》记载:“哈士蟆形似田鸡腹有油如粉,可做羹,味极美,唯兴京(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旧称兴京)一带有之,又称红肚蛤蟆;先人用其祭祖,后成为宫廷贡品,被誉为八珍之首。”
《满文老档》将东北从树叶上流淌的野蜂蜜称为“蜂蜜雨”。东北山林蜂源丰富,盛产蜜中极品红蜂蜜和白蜂蜜,喝这种蜂蜜可增强人体抵抗力,调节肠胃,调节改善皮肤,好处多多。俗话说。“瓜果梨枣,谁见谁咬”,朋友们来东北走一趟,东北的山梨、圆枣子、蓝莓等野果你也可以带上一些,回去给亲朋好友咬一咬。

摄影/ 杨剑坤
解良 满族作家、民俗学者。作品散见《小说月报》《散文》《民族文学》《北京文学》《鸭绿江》《美文》等,出版《兴京街》《代善》《赫图阿拉家园》《守陵人的庄园》《御路歌谣》等。电视剧《正月里来是新春》《笑笑茶楼2》编剧之一。现旅居北京。

《航空画报》创刊于1993年,国内统一刊号:CN21-0089,是中国南航集团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航机媒体之一,由其全资子公司沈阳广天合传媒咨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是一份密集覆盖东北、辐射全球,公开发行的以人文旅行为主的高端航机读物。
微信平台编辑:一瓢饮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646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