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518

余超颖“鼓垱鼓垱啪,五分钱买仨”你还记得吗-般源神韵 余超颖早年乡下的大集如同一帧原始的画,没有过分的渲染,没有刻意的修饰,让人深感温馨、舒适。站在集头往纵深通观,可谓商贾云集,物种繁多,琳琅满目。那些吃的、用的、看的、玩的都带着一副诱人的面孔,翻着个儿扑面而来。万山、泉头的砂锅,龙口的毡帽,周村的烧饼,渭头河车氏大骨头,王家火烧铺肥的流油的肉火烧,淄川慕王庄的猪胰子,博山景德东点心,周村布料等等,百姓们日常所用的东西应有尽有。其中也少不了孩童们喜爱的零食与玩具,如花胶坛、软枣柿饼、小竹笛子、


余超颖“鼓垱鼓垱啪,五分钱买仨”你还记得吗-般源神韵

余超颖早年乡下的大集如同一帧原始的画,没有过分的渲染,没有刻意的修饰,让人深感温馨、舒适。站在集头往纵深通观,可谓商贾云集,物种繁多,琳琅满目。那些吃的、用的、看的、玩的都带着一副诱人的面孔,翻着个儿扑面而来。万山、泉头的砂锅,龙口的毡帽,周村的烧饼,渭头河车氏大骨头,王家火烧铺肥的流油的肉火烧,淄川慕王庄的猪胰子,博山景德东点心,周村布料等等,百姓们日常所用的东西应有尽有。其中也少不了孩童们喜爱的零食与玩具,如花胶坛、软枣柿饼、小竹笛子、洋茄子(小气球)等。赶集的人在拥挤的人流中寻来转去的,计较着谁家的青菜价钱更便宜,谁家的东西结实受用。也有赶逛荡集者,只是凑个热闹,在人群和摊点的空档间绕来绕去。“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这是在我们家乡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语,完全是没有外人的那种亲切感。耳朵里充斥着叫卖、砍价论行市、梆子声的各种奏鸣。一些卖土制小喇叭,小风笛的也在起劲地吹着,但最有特点的当属舒展着细柄,携着一个大肚子的琉璃鼓珰。
“鼓珰鼓珰,鼓珰鼓珰……”,这是一种薄琉璃器皿的震动发生的脆声,特别入耳。循声望去,那琉璃鼓珰就翘在一担大筐间卖鼓垱商贩的嘴上。这商贩吹鼓垱的技艺格外高超,用力大,吹奏出的声音格外高亢,引得人们竞相驻足观赏,最后自然是非常慷慨的掏出几个零钱给孩子们买上几个。
“鼓珰鼓珰啪,五分钱买仨”是说鼓珰的价格低廉和它的易损。鼓珰的平底,既是承载气流的所在,也是发出响声的部位,依靠有节制地呼气吸气,使薄膜震动,发出悦耳惯听的响声。这玩意是早年博山西冶街上琉璃作坊的产物,制作工艺不是很复杂,既便宜又实惠,因而成为孩童们最喜爱的玩具。

宋人苏汉臣的《戏婴图》
史籍记载,博山鼓垱最早出现在宋人苏汉臣的名画《婴戏图》中。苏汉臣(1094年-1172年),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任画院待诏(待诏为古代官名,就是朝廷供养着,等待朝廷召唤用之),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复职,南宋孝宗隆兴初年(1163)任承信郎。《婴戏图》中,有3个男孩子在炕上玩耍。其中两个孩子在看水葫芦里游动小鱼,另一个孩子在吹“鼓珰”,在炕上还放着一个比较大一些的“鼓珰”。苏汉臣还画过一幅《货郎图》。里头也出现了孩童吹“鼓珰”的画面。《货郎图》描绘了16个儿童和两个货郎。其中右上角有个红衣儿童,吹的就是一个鼓珰。无独有偶,在南宋画家李嵩画的《货郎图》里也出现了鼓珰这个玩具。好多人可能忽略了画面中的一处,在李嵩画的《货郎图》里也有一个鼓珰,是挂在货架上的。此画说明,北宋时候就已经有鼓珰了。这几只鼓珰的出处当非博山莫属。博山是最著名的琉璃产地,从唐代开始,是琉璃走进皇家,又走向民间的唯一产地,宋元已具相当规模。所以,博山鼓珰首现于北宋,基本可以坐实。鼓珰是琉璃制作的一种响器,它口如酒盏,柄长三尺,对其吹气则底部外凸,吸气则底部内凹,并伴有清脆的响声。被世人誉之为“孙国老”的颜神人孙廷铨所著的《颜山杂记·琉璃》中,鼓珰被归入了"空之属",就是有空腔的琉璃器。孙阁老在文中说:"凡为响器,先得下口,后得上口……凡为鼓珰,先得葫芦,旋烧其底而四流之,以均其薄;欲平而不平,使微杠焉,以随气之动乃得鸣。鼓珰者,响葫芦也。"形象地说明了鼓垱的特征及制作鼓珰的窍门。孙阁老还介绍了鼓珰的发生机理和用法:“言微气鼓之而珰鸣也。辟之为鼓也,声者其面也,响之应者其腔也,实则其空也。故大空则大鸣,小空则小鸣。

看这鼓垱大不大那年,在博山朋友的饭局上,有幸结识了几位琉璃界的老前辈,话题敞开,很自然地聊起了儿时的玩具鼓垱。老师傅也是兴高采烈,如同回到了从前,在他们熟悉、熟知、亲如伴侣的那几个小炉前忙活着。他非常喜欢早年人们对琉璃作坊艺人们的雅称——小炉匠。他介绍,鼓珰制作的方法是,先将玻璃拉成一根管子,对玻璃管的一端进行加热,然后将加热部分吹成一个空心球,趁玻璃球还软,在一个微凸的平面上一摁,使底平面略向内凹,待冷却后即成。通常多为透明,暗红色或红褐色……,正宗的博山鼓珰为颜色是“水晶色”,俗称“透明”,由于它的底薄如蝉翅,且略凹,玩的时候对着管端轻轻吹气,当内部气压略大时,底儿便变形而突然外凸,随之噗地一响;然后再吸气,随着内部压力减小,底儿又噗地一响变为向内凹,这样一吹一吸,便响个不停。有资料显示,鼓珰早期出现在淄博博山,后流入各地,山西、广东、北京皆有之。山西叫“琉璃咯嘣”,广东叫“料泡”,北京叫“响葫芦”“倒掖气”“噗噗噔”“扑扑噔”,或者“琉璃喇叭”。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过:“琉璃喇叭者口如酒盏,柄长三尺。扑扑噔者,形如壶卢而长柄,大小不一,皆琉璃厂所制。儿童呼吸之,足以导引清气。”《琉璃厂小志》也说:“有底者为扑扑噔,壮其声也,无底者名琉璃喇叭,吹之作响。”
鼓垱,各地名称与叫法都有所不同。云南有位朋友称,他们那里叫“砰洞”。有儿歌唱道:“砰洞,砰洞,拿钱来送。”这些名字之中,“响葫芦”,是因其形制而名;“琉璃喇叭”,则是因其形制和材质而名;“倒掖气”,是因其“嘘吸成声”的发声方法而名; “翻缤”、“咘咘噔”以及河北一带的“本儿本儿本儿”、兰州一带的“乒乒乓”、“哈哈笑”,云南的“砰洞”,都是拟其声响的象声之名。

这是与葛饰北斋齐名的美人画圣手喜多川歌麿《妇女人相十品》中一副日本美女吹奏琉璃喇叭的名画
有日本学者考证,鼓珰大约在江户时代(1603~1867年)传入日本。“凉凉喜弄响葫芦,夜夜遇桥私自沽;冰管只须加玉扐,胭脂口气不胜麤。”这是日本著名诗人中岛棕隐在《鸭东四时杂词》中,描写日本少女夜间乘凉时吹"鼓珰"的诗句。从诗文的内容看,鼓垱在日本颇有市场,也是极受欢迎的一种玩具。

早年的儿童玩具,今天成为显贵的藏品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652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