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顽主”王世襄-收藏马未都 余超颖在收藏界,有着许多传奇人物。他们有着纯粹的收藏之心,有着对艺术的热爱。他们对于艺术品的知识、理解和尊重的形成和提升,远比对个体利益的考虑重要。▲卢芹斋我们之前说过让欧美收藏者学会欣赏中国墓葬文物的卢芹斋,也说过对中国文物情有独钟的安思远。但今天要说的这位,相信稍有混迹收藏圈的都不会陌生。▲安思远因为他是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是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更是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文物鉴赏家、收藏家。他,就是王世襄先生。王世襄不但能写,也能玩。他玩物
余超颖“顽主”王世襄-收藏马未都
余超颖
在收藏界,有着许多传奇人物。
他们有着纯粹的收藏之心,有着对艺术的热爱。
他们对于艺术品的知识、理解和尊重的形成和提升,远比对个体利益的考虑重要。
▲卢芹斋
我们之前说过让欧美收藏者学会欣赏中国墓葬文物的卢芹斋,也说过对中国文物情有独钟的安思远。
但今天要说的这位,相信稍有混迹收藏圈的都不会陌生。
▲安思远
因为他是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是著名文物专家、学者;
更是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文物鉴赏家、收藏家。
他,就是王世襄先生。
王世襄不但能写,也能玩。
他玩物并研物,倾心葫芦、收藏家具,刻竹漆器、著书立说,他样样出色:
玩蟋蟀,他编成了堪称蟋蟀谱的百科全书《蟋蟀谱集成》;
养鸽子,他编了一本《明代鸽经清宫鸽谱》;
养鹰有专文《大鹰篇》;养狗有专文《獾狗篇》;
玩漆艺,他能花10年时间为中国现存唯一一本古代漆工专著《髹饰录》编写解说;
1985年,他的著作《明式家具珍赏》在香港出版,又填补了中国人研究明式家具的空白;
《明式家具研究》问世更是激起了收藏家研究明式家具的热潮。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他使井市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
▽▽▽
王世襄先生出生显赫。
1914年5月25日,他出生于北京的名门世家。
▲王世襄婴儿时期
父亲王继增从事外交工作,担任过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
母亲金章曾留学英国,是中国著名的花鸟画家。
▲王世襄与父亲
祖父是前清官员,官至工部尚书,是收录于《清史稿》的人物。
▲王世襄母亲
伯祖是光绪三年的状元,徐世昌和梁启超都是其门生;大舅金城是20世纪初北方画坛领袖;四舅金西厓是一代竹刻大师。
▲ 王世襄母亲画作
这样的家族,关看看这些不平凡的家庭成员或许能明白他强大的艺术基因来源。
▲王世襄与哥哥
小学至高中,他就读北京美国学校,同时家中聘请国学老师,为他和两岁的哥哥王世容(10岁病故)讲授文史诗词。
▽▽▽
学识渊博的他,对文物研究与鉴定有精深的造诣。
研究的范围也很广,涉及书画、雕塑、烹饪、建筑等多方面。
他对工艺美术史及家具,尤其是对明清家具、古代漆器和竹刻等,均有深刻研究和独到见解。
几件家具,就可以道出王世襄的风雅往事和迥然凡尘的情怀。
▲陈梦家夫妇
上世纪50年代初,王世襄与陈梦家都开始热衷明式家具的收藏。
两人收藏家具的故事,就充满了趣事和情怀。
无言的家具,作为这种交际的载体,也显得分外有情有义。
▲黄花梨透空后背架格(陈梦家的“得意之物”)
王世襄《怀念梦家》一文中这样写道:
我们既相识多年,现在又有了同好,故无拘无束,不讲形式,有时开玩笑,有时发生争论,争到面红耳赤。……我以廉价买到一对铁力木官帽椅(图1),梦家说:“你简直是白捡,应该送给我!”端起一把来要拿走。我说:“白捡也不能送给你。”又抢了回来。梦家买到一具明黄花梨五足圆香几(图2),我爱极了。我说:“你多少钱买的,加十倍让给我。”抱起来想夺门而出。梦家说:“加一百倍也不行!”被他迎门拦住。
有时我有意说他的家具买坏了,上当受骗,惹逗他着急。一件黄花梨透空后背架格是他得意之物,我偏说是“捯饬货”,后背经人补配。一件黄花梨马纹透雕靠背椅他更是认为天下雕工第一。我指出是用大杌及镜架拼凑而成的,还硬说在未装上靠背之前就曾见过这具杌凳,言之凿凿,真使他着了急。……实际上我们谁也不曾真想夺人所好,抢对方的家具,但还要煞有介事地表演一番,实因其中有说不出的乐趣。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黄花梨马纹透雕靠背椅(陈梦家认为雕工天下第一)
1985年,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在香港出版。
书的扉页由王世襄亲自设计,图案下附十一个字:“谨以此册纪念陈梦家先生。”
▲清铁力木罗锅枨加矮老四出头官帽椅(王世襄低价收入)
王世襄其每一件家具,可以说都是有文化、有故事、有情感,都是他高致人格的一种表现。
他曾经走街串巷地搜集旧家具,路过东四挂货铺时看见一人坐在杌凳上,上去就问:“这个多少钱?”
此人要价40,他一摸发现没带钱包,等他带着钱回到挂货铺,杌凳被人买走了。
他又辗转去找人,就这样跑了30多次,最后花了400块钱收下。
为了收藏文物,他可以说是散尽家财。
当时他为此曾穷到何种程度?
马未都曾在节目中回忆,
在北京通县,他看中一张黄花梨方桌,价格仅5元,舍不得运输费,就自己一手扶车把,一手扶桌腿,将桌扣在背上,推着车子一步步运回家。
虽然长时间囊中羞涩,但却藏下了诸多珍宝。
论数量,他一人收藏明式家具近80件;
论质量,其弟子曾说过,如果要选12件全世界最好的明式家具,出一套邮票代表中国文化,那先生的收藏就占了5件。
这足可见他的收藏能力。
▲ 王世襄夫妇旧藏,唐 “大圣遗音”伏羲氏古琴
▼▼▼
当然,他更传奇的地方在于不仅自己藏下了诸多珍宝,也为中国保存下了诸多稀世之作。
当时在文物清理损失委员会成立后,经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梁思成两位先生推荐,他被指派在北平负责清查战乱损失的文物。
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的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敏锐的他留意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 商饕餮纹大钺
在1946年,就没收了德国人杨宁史的青铜器240件,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等。
▲ 杨宁史捐献收据
不仅如此,短短一年内,他还收购郭禅斋藏瓷200多件;追回美军非法接受日本人的宋元瓷器一批;
抢救面临战火威胁的长春存素堂丝绣约200多件;接收溥仪留在天津张园保险柜中的珍贵文物1800多件。
他日日夜夜为追回文物奔波忙碌,代表国家追还抗战时期被劫夺的文物,其中宋代马和之的《赤壁赋图卷》等皆为国之珍宝。
据悉,从1945年9月到1946年10月,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就为国家追回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可见他的功劳有多大。
以“玩”为生的他,玩不丧志。
凭借自己的学识与眼力点点滴滴集腋成裘,成为“京城第一玩家”,成为一位独一无二百科全书式的民俗文物、文博大家。
▲马未都与王世襄
黄苗子说他是“玩物成家”;
启功称赞他是“玩物壮志”;
马未都则说,他的独特性就在于他出身上层社会却关注社会底层的乐趣,这在中国文人里是不多见的。
这样有匠艺有匠心的中国藏家,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永远的传颂。
▼喜欢你就点个赞!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