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③《唯识与中观》第39章-音流瑜伽研究 余超颖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藏天龙山石窟持钵飞天浮雕编者按: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2012年9月29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南怀瑾是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省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转载此文,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公众号观点。“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这个虚
余超颖③《唯识与中观》第39章-音流瑜伽研究
余超颖
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藏天龙山石窟持钵飞天浮雕
编者按: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2012年9月29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南怀瑾是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省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转载此文,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公众号观点。
“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这个虚空是真实的了,证道的虚空,明心见性了。什么叫明心见性呢?下面有几句重要话。普通一般人现在喜欢讲禅宗,什么是禅宗?禅宗说悟道就是要悟到这个境界。什么境界呢?谓空无我所,第一点证到空了,空了以后没有我相,以及我所起的我的心理状态,思想妄念,分别意识没有了。心所----各种心理情况,我所----感觉到有一个身体坐在这里,有我的感觉,都没有了,谓空无我所。一切感觉、知觉完全清净,安详,安宁到了极点,如如不动。在这个境界里头显真如,呈现了这个道体的名称叫真如,真如也叫真如自性。这个真如我平常已经讲的很多了,等一下在《成唯识论》的下几行又会提出来。
这个时候证得了真如,什么是真如,得道的境界?有无俱非,你说:我得了一个道,有一个境界。错了,不是道。(暂停)你拿什么成道啊?对不对?拿逻辑两面给你一辩论,你就站不住了。所以真得道的境界,你说它是空,不对,说它是有,也不对,有无俱非,两面都不是。心言路绝,一切心空掉了,心所跟能,能起、能动念、能动心,乃至生理的身心都没有了。所以古人说,如禅宗的一位大居士,也是祖师辈的,说:“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就是这个道理。
有无俱非,心言路绝,这八个字就是禅宗所标榜的证道的境界。这八个字非常重要,是真如境界,有无俱非,心言路绝。那么,禅宗的祖师们同样的句子,不同的用法:“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时候无话可讲。所以佛也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意。“言语道断”用不着空自然就空了。“心行处灭”一切的心,一切心理作用,乃至一切身心方面本能活动的行阴,在五阴里的色、受、想、行阴都停掉了。比如我们打坐在这里,心里尽管不思想,身上的血液还在流行,毛细孔的呼吸还在呼吸,这个道理都是行阴所管的。虽然你空掉了思想的想阴啊,行阴空不掉,所以行阴是本能的活动。比如这个太阳,它由东边下来到西边一路地转下去,行阴就是运转、运动,这个宇宙物理的法则,自然的运动,不是你想它停就能停的,停不了的。所以属于心不相应行法里的。
可是真证道的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行,行阴也停止了,“心行处灭”,这就叫悟道。所以大家现在研究禅宗,光是知道‘梅花开了’,‘流水过去了’,这就是禅?那是夏天的蝉,知了叫的蝉。再不然是上馆子的馋,素馆子的菜香,荤馆子的菜有味道,那个口馋。真正的禅你讲死了都没有用,说得天花乱坠都不是禅。必须要修持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等于说是《成唯识论》所讲的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这个时候你说:我得了道,成佛了。不是佛,也不是佛的境界。自己认为我现在得了道,证果了,成佛了,那你就成魔了。到了这个时候自己佛也没有,无所谓佛,无所谓魔,无所谓是凡夫,也无所谓是圣人。非一,不是一个,非异,也不是两样。换句话说,真正得道的人,佛是什么?佛就是凡夫,凡夫就是佛。
不过禅宗的祖师取一个名字非常有意思,成了佛大彻大悟得道的人是不是同我们一样呢?要不要吃饭呢?要不要大小便呢?都要。也要刷牙齿,也要洗脸,冷起来也要开开冷气机,是凉快一点,都一样,可是有个绝对不一样。所以“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他的心理作为同普通人所作所为一样,但绝不是普通人所能够了解的。那么禅宗祖师还有一个名字,这个样子是做什么呢?无事的凡夫。一个人做凡夫,做普通人,做到心中无事,这太难了。虽然在世间法里头,已经出世了,不管有家无家已经出家了。所以如古人的诗所说:“无家便是出家身。”
这个身体没有家的观念了,无家即是出家的和尚,就到这个境界,所谓无事凡夫了,禅宗讲“无家便是出家身。”你们年轻还没有结婚的都可以拿这句话刻个图章做招牌了:“无家便是出家身。”结婚那一天把图章交回给我,给你保管起来。所以说得了道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那么什么是与一切法非一非异呢?我们看到一般人,不管在家出家,研究唯识的拼命骂其他的宗派,尤其是骂喜欢《楞严经》的:那都是唯心假的,只有唯识是真的。骂来骂去非常笑话的。其实呢,如果拿《成唯识论》所讲佛法的这个道理,与一切法非一异等,平等,一样。
用文学境界最好的解释,经典上有,《楞严经》上就有。《楞严经》上怎么说这个道理呢?“离一切相,即一切法。”那么文学的境界变成唯识论。悟了道的人万缘放下,一切不相干。但是,你说:跳出红尘。跳到那里去?跳到青尘里去还是白尘里去?红尘就是出世,没有世间出世间的差别,也非非空非有的差别,所以“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就是同《成唯识论》所讲的与一切法非一异等。文字、句子用得不同,所讲的道理都很彻底,是一样的。所以你真通了以后,一切佛经都可以融汇贯通了。
好了,现在首先提出来,我们不要忘了在讲什么,虚空,所谓无为之道有两种分析:一种是意识境界,不是真实的;一种是所谓真正真如之道,得到空的境界那种情况,这是真如之法。我们讲真如法,另外大家研究佛学的同学要知道,你们大家因为学净土,净土的三经一论,有些人把它加一加变成五经一论,加上《心经》,《楞严经》里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章也加上,变成五经了。一论,净土宗一部重要的论就是马鸣菩萨做的《大乘起性论》。《大乘起性论》就把心,不像《成唯识论》把心分成八个体系来讲,做为十法相,八识。《大乘起性论》是分两路来说明这个心的体,道的体。所谓妄想与真如,即真如门与妄想门。所以证得真如就是道体,妄想灭了,真如就得道了。就那么简单,可是《大乘起性论》并不简单,学一切大乘佛法也要非摸透不可。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