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443

余超颖┃ 如意如意,顺我心意 诚实的手艺人-杭州文澜书院 余超颖 点击杭州文澜书院关注我哟杭州文澜书院是一个公益书院,坐落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孤山南麓,附近有白、苏二堤,西泠印社,中山公园以及浙江博物馆等胜迹。其藻思阁为孤山最高建筑。杭州文澜书院奉行“成己成物”之宗旨,倡导“道器合一”之观念。本院以弘扬、传播国学为己任,同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痒痒挠”不仅解决了古人“背痒但手短挠不到”的问题,也体现了古人“再痒也不愿求人”的傲骨。因此,痒痒挠也叫“勿求人”,民间还


余超颖┃ 如意如意,顺我心意 诚实的手艺人-杭州文澜书院

余超颖 点击杭州文澜书院关注我哟
杭州文澜书院是一个公益书院,坐落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孤山南麓,附近有白、苏二堤,西泠印社,中山公园以及浙江博物馆等胜迹。其藻思阁为孤山最高建筑。杭州文澜书院奉行“成己成物”之宗旨,倡导“道器合一”之观念。本院以弘扬、传播国学为己任,同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痒痒挠”不仅解决了古人
“背痒但手短挠不到”的问题,
也体现了古人
“再痒也不愿求人”的傲骨。
因此,痒痒挠也叫“勿求人”,
民间还有“老头乐”的说法。

古人管“痒痒挠”叫“搔杖”,
后来因审美的提升,
“搔杖”又演变成了名字更为雅致的
——“如意”。
柄端作手指之形,
以示手所不能至,
搔之可如意。
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

清十九世纪 雕瓷云龙纹如意
当然,历史长河悠远,
除了挠痒,
各路人群出于对如意的喜爱,
也拿着它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比如佛僧讲经时,
常用“如意”作随身携带的道具;
五代李克用,
曾经用铁如意指挥三军;
舞姬们拿它来做歌舞的道具……
如意的演变
如意最早出现是在东汉,是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

珐琅如意
汉代以后,时至魏晋,魏晋人喜欢炼丹服药,因此经常会出汗身痒,于是那时的文人便养成了手持如意边挠痒边讲玄学的习惯。加之那时宽衣大袍,魏晋人又天生有一种潇洒气质,因而手持如意,便带有一种非同寻常的美感。

白玉如意
到了唐朝,如意的手型开始变为象征吉祥的灵芝纹,卷云纹,心形纹,并开始用金玉制作,不仅成了艺术品,更将魏晋时期的一股仙气和雅气很好的传承了下来,也就是我们现代熟悉的如意。

清乾隆 御制北京铜胎画珐琅福寿双全如意
再后来,到明清时候,如意逐渐开始脱离手握使用的范畴,变重变大,成为了集宫廷礼仪、汉族民间往来、陈设赏玩为一体的珍贵之物。

清晚期 镀银丝镶嵌翠玉如意
皇帝登基大典上,主管礼仪的臣下必敬献一柄“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顺利;在皇帝会见外国使臣时,也要馈赠“如意”,以示缔结两国友好,国泰民安;在帝后、嫔妃的寝室中均有“如意”,以颐神养性,兆示吉安;特别是在帝后大婚,及至宫中万寿,中秋元旦时节,都需要臣下敬献数量不少的“如意”,以寓意帝后平安大吉,福星高照。
如意的材质

铜鎏金如意
如意的材质极为多样,各色玉石、珐琅、沉香、金、银、铜、铁、犀角、象牙、竹、木、陶瓷等等应有尽有。其中玉石如意就分为翡翠、白玉、青玉、碧玉、墨玉、水晶、孔雀石、玛瑙、珊瑚等。

珐琅如意

沉香如意

黄杨木如意

玉如意

金如意

珊瑚如意

紫檀如意
如意的图案
虽说如意出于各自不同的用途,但最初的如意无疑都是摹仿人的手形,这种创造的构思,也可以说是人的意志的外延。进而逐渐演变成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及团花形等形状,增加了几分仙气与祥和的神韵。

除此之外,还有年年(鲶)如意、万(万年青)事(柿)如意、吉祥(大象)如意、平安(花瓶)如意、四艺(琴棋书画)如意、必(笔)定(锭)如意、四合(四个)如意等等。

如意的装饰手法
如意的装饰手法也异彩纷呈,尤其是配以各种所谓“中国结”,如盘长结、铜钱结、蝴蝶结、喜结、寿结等,不仅有和谐的视觉效果,也增添了如意的韵味。

清初 金漆木灵芝形如意
如意经典样式
天官式如意:天官式如意就是直柄式如意,线条简单,但是高贵而威严。

清代老银鎏金天官赐福银如意
灵芝式如意:这种如意的造型跟灵芝一样,九鼎如意都是灵芝式如意。

紫檀灵芝如意
三镶式如意:就是用玉器、玛瑙、碧玺、珊瑚、象牙、翡翠等名贵宝石镶嵌在珍贵的紫檀红木或者铜鎏金上,我们称为三镶式如意。

玉紫檀雕松鹿三镶如意
赏“如意”
说起赏“如意”,就不得不提故宫了,如今故宫里就收藏了3000多个如意,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观摩观摩古人宝里宝气的“痒痒挠”吧!

金宜子宜孙小如意
长18.5cm
此如意以模压配合捶揲、焊接等工艺成型。柄体扁平,錾回纹边,鱼子纹地上凸起“宜子宜孙”楷书吉语,并以云蝠纹点缀。如意首亦以鱼子纹为地,中有“喜”字,知其为婚礼用品。如意尾部尖角錾钱纹。如意身背面焊接双股支架,与尾部尖端配合可斜立。颈背有二戳记,一为“足金”,另一不可辨识。

七成金累丝嵌石如意
长33cm
如意金累丝制,通体在钱纹地上饰云凤纹及寿字。如意首隆起成三台,中央嵌松石,柄嵌蓝宝石、碧玺,柄身两侧又以宝石嵌杂宝纹,朵状尾部亦嵌松石。金累丝纹饰上饰点翠,现多已脱落。

铜镀金錾蝠寿嵌玉璧如意
长46cm
如意通体铜镀金錾蝠寿纹地。首尾圆形,并穹状隆起。首部中央嵌一白玉璧。此如意于金灿绚烂的富贵风格中又蕴含着古朴雅致之情趣。

铜镀金錾蝠寿寿星如意
长44cm
如意体形弧曲圆浑,通体镂雕勾连云蝠纹及团寿纹,布排错落。如意首为云头式,高浮雕寿星,其身侧有瑞鹤衔芝、白猿献寿及松柏竹枝等为衬。二层镂雕加之图案化的阴刻地纹,其装饰效果颇为丰富。背后则以小钉铆接平底,并錾刻缠枝花叶为饰。

墨玉嵌石三多如意
长51cm
如意以沉着蕴藉的墨玉碾琢而成,并镶嵌桃、佛手等装饰。桃与佛手组合是明清时期常见的吉祥图案组合,再加上石榴就成为“三多”纹饰,寓意多寿、多福、多子。

翡翠灵芝式如意
长47.8cm
如意以整块翠琢成,灵芝形,周身遍琢小芝、花果等,翠色鲜艳,成色好,水头足,碾琢精美,为宫廷如意中的极品。如此大块的翠如意更是凤毛麟角,弥足珍贵。

水晶灵芝式如意
长34.9cm
如意由整块水晶精琢成,灵芝造型,芝茎弯曲,茎身缠绕草叶、小芝等。芝茎中部琢阳文篆书“万年瑞芝”。芝首圆润自然,碾琢精细,抛光好。如意通体通透,晶莹光洁,透明度很高,为水晶中的上品。

水晶灵芝式如意
长34.9cm
如意由整块水晶精琢成,灵芝造型,芝茎弯曲,茎身缠绕草叶、小芝等。芝茎中部琢阳文篆书“万年瑞芝”。芝首圆润自然,碾琢精细,抛光好。如意通体通透,晶莹光洁,透明度很高,为水晶中的上品。

白玉嵌玉石鹌鹑嘉禾如意
长33.5cm
此如意首镶嵌玉石麦穗数株及鹌鹑2只,取“穗”与“鹌”之谐音寓意 “岁岁平安”。

白玉琢百合柿子如意
长40.2cm
如意柄琢百合花为饰,首作2枚柿子相叠状,此为吉祥纹样中的固定组合模式,寓意“百事如意”。

白玉镶嵌荷塘翠鸟如意
长43cm
如意白玉质,首、柄嵌饰荷鸟图,以青金石镶嵌翠鸟,粉色碧玺嵌荷花,碧玉嵌荷叶,翡翠嵌莲蓬。白玉尾部凸琢出浪花与荷枝相接。

白玉琢三星纹如意
长44cm
此玉如意借用三镶之形,于首、身、尾三部份分别碾琢福、禄、寿三星及八仙等神话人物,为常见的祝寿题材。

竹雕灵芝如意
长35.9cm
此如意曲柄翘首,呈天然灵芝形,柄茎上方分出两支小杈加工成小灵芝,芝首以自然根结略加刮磨而成芝朵,灵异逼真。此柄如意颇具雅逸之趣,雍正时的一幅王妃赏花图中,人物手中的如意即仿此柄而绘制。

黄杨木嵌金蝠珠石如意
长49cm
黄杨木嵌金蝠珠石如意是雕镂点嵌相结合的一件作品,通体鹅黄色。如意柄镂雕作缠绕的枝干状,奇巧玲珑,如不事刀工天然而成。在如意首上嵌有粉碧玺花、碧玉叶、白玉果的桃枝,愈增其富丽。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花枝间点缀着5只金蝙蝠,蝙蝠或以红宝石作身,或以大珍珠为体,金翅之上还嵌有小红宝石。此物艳丽奇巧,令人爱不释手。

天然木雕灵芝如意
长18.8cm
此如意以天然木根略作加工,打磨光润,形态自然优美。清代早中期,宫廷中对古朴淡雅、造型精美的竹、木质如意十分推崇,殿堂、书斋中的如意以竹木质居多。乾隆咏如意的御制诗中,仅写竹、木如意的诗就有15首之多。

沉香木雕八仙纹如意
长55cm
如意首呈心状,柄略宽,中间拱起。通体满雕寿星和八仙组成的图案。如意首雕饰突额长髯的寿星,两旁伴有八仙中的汉钟离、韩湘子。柄中部吕洞宾、李铁拐同立。柄下方由上到下依次为张果老、曹国舅、兰彩和、何仙姑。柄上还浮雕4个委角方框,框中分别刻有阳文楷体“万”“福”“攸”“同”四字。

檀香木镂雕暗八仙纹如意
长47.5cm
如意通体饰镂空纹样,分两层,下层为蜂窝状地纹,雕刻极其细薄且连续不断,上层为暗八仙并点缀花草等,其间有飘带纹缠绕环结。暗八仙即为八仙手中所持的法器,在中国传统图案中代表祝寿的含义。

紫檀雕松竹梅嵌玉如意
长36cm
如意柄镂刻成松干状,松枝虬曲苍劲,一根竹枝傍依松干,柄尾雕梅花一枝。椭圆形如意首正中嵌一块精美玲珑的白玉佩,上雕蜀葵和菊花。此柄如意不仅体现了精湛的雕刻技巧,并涵含祝福美好的意愿。

紫檀刻干支嵌玉双头如意
长46cm
如意柄镂雕作二如意勾连状,首尾对称,通体阴刻篆书干支纪年团花为饰,构思新奇,为突破一般如意造型的异型如意中的代表作。

银镀金百宝嵌三镶如意
长63cm
如意身银镀金质,首、身、尾镶嵌3枚圆形或椭圆形白玉饰件,其上又以碧玺、翡翠、青金石等嵌粘花鸟图案,色彩鲜艳,质地各异。器身又嵌粘花卉纹,尤以米珠连缀的菊花最为别致。此柄如意装饰华贵繁缛,为清晚期同类制品中的佼佼者。

紫檀嵌玉三镶如意
长45.5cm
如意紫檀柄,首、身、尾镶螭纹玉璧、玉瓦,如意首玉璧的中央镶有一颗产自东北黑龙江流域的东珠,直径超过1cm。此颗东珠粒大晶莹,点缀在双螭之间,组合为二龙戏珠纹饰,光彩夺目。

紫檀嵌宝石花鸟三镶如意
长52cm
此如意通体满镶翠、玉和各色宝石,首、身、尾镶嵌3块青玉瓦。首、尾均嵌牡丹花枝,中腹嵌桃枝图案。以翡翠为叶,紫红色碧玺为花朵和桃实,中腹上、下各嵌4只白玉鹤,飞翔在花果之间。此如意嵌饰艳丽,雍容华贵而略显堆砌。

紫檀雕锦纹三镶青玉如意
长51.1cm
如意为紫檀木制,通身饰万字不断头锦纹,间饰错金、错银团寿字。如意首镶镂空双螭捧寿玉饰,中腹和尾部亦镶镂空螭纹玉饰。沉黯华美的紫檀器身衬托着首、腹、尾部的三镶玉饰,富丽华贵,为清代中期的装饰风格。

紫檀木嵌宝石花卉三镶如意
长51.1cm
如意首、身、尾三处圆托内镶入青玉饰件,分别去地凸琢桃树纹样。桃树纹上又磨出凹槽,嵌入碧玺、翡翠等红、绿宝石,以表现花、叶、果实娇艳欲滴的不同色彩,同时以沁成赭色的玉石表现枝干,既生动传神又有俏色玉雕的效果。

紫檀木嵌碧玺三镶如意
长48cm
如意在以绳纹组成的三股束花木柄上浮雕牡丹花枝,心形如意首和柄身、尾部都镶有椭圆形錾缠枝莲纹的金托,托内嵌三块大碧玺,分别为紫红色与黄色,质地莹润,色泽鲜明,配以黄色盘长丝穗,显得分外庄重。其中牡丹寓意“富贵”,灵芝寓意“长寿”,合之为“富贵长寿,可如人意”。

紫檀嵌玉镶红宝石小如意
长28cm
如意首镶嵌镂空仿古出廓玉璧,正中嵌红宝石一颗。柄纤细浑圆,分为二部分,各出凸榫,其间以一截玉雕圆管相接,恰是乾隆御制诗中“汉玉香檀接柄长”的生动写照。尾部亦镶嵌玉件,有云纹为饰。此器轻巧匀称,工艺出众,色彩搭配明快悦目,特别是红宝石的镶入,更为点睛之笔。

紫檀嵌玉八卦如意
长40.3cm
紫檀嵌玉八卦如意是清代中期镶嵌古玉的三镶如意中之典型作品。其柄首所嵌“海东青捕天鹅”玉饰为辽金时期著名的“春水”玉,莹润细腻,极其珍罕。柄身嵌错八卦符号金片,使器物平添了一种神秘之美。

黄花梨嵌螺钿三镶嵌玉如意
长77cm
如意柄身为黄花梨木制,通体镶嵌螺钿梅花,3块白玉嵌于如意的首、身、尾部,分别雕刻太平有象、花卉瓶景、狮子等,如意首与中腹玉饰上还分别琢篆书“四海升平”、“富贵长清”,寓意太平吉祥。此柄如意形体之大在故宫所藏的两千多柄如意中无出其右者。

掐丝珐琅“天宝九如”九九如意
长32cm
此套如意9柄,用掐丝珐琅工艺制作,在蓝色地上饰福寿纹。每柄如意曲柄上部分别掐丝隶书:“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升”、“如日之恒”、“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引自《诗?小雅?天保》,这是一首臣子为君主歌功颂德的诗篇,其中的譬喻到后世演化为固定的吉祥用语。









木雕各式花卉九九如意
长33cm
此套如意9柄,以黄杨木、乌木、紫檀木等雕镂成9种纹样的如意,分别为九螭、海石花、菊花、灵芝、蜀葵、石榴、柿子、云蝠、桃花等。此套如意雕琢精细,形态生动,色调虽沉而打磨光润,精巧可爱。









木嵌各种玉石瓜果灵芝式九九如意
长41.5cm
如意9柄成套。其中一柄为灵芝造型,另外8柄分为石榴、瓜蝶、佛手、仙桃4种造型,两两成对。灵芝如意首以棕红色玛瑙雕成,其它瓜果如意在镂雕木柄上,以染牙雕叶,白玉作花,金丝为芯,或以碧玉、青玉、白玉雕成大大小小圆润的瓜果,果实周围皆满镶花朵和叶片。还有红玛瑙蝴蝶停于瓜叶之上。此套如意装饰极堆砌铺张,显现出热闹喜庆的气氛。4种瓜果的造型寓天地长春、多福多寿、子孙繁盛不衰之意,而中间的灵芝如意则“一支独秀”。此套如意于五色缤纷之间尽显其精美富丽。

描金漆折枝花卉纹如意
长46.5cm
如意通体于红漆地上描金漆绘折枝花卉。如意首镶嵌玉佩。首、身、尾部皆有镂空雕刻。此如意漆色鲜艳,纹饰精美,再配以明黄色丝穗,愈彰显出富丽堂皇的宫廷气派。

硬木柄刻御制诗青玉两镶如意
长32厘米
如意首镶嵌镂雕双螭纹玉饰,琢磨精巧,尾镶嵌四方葵形去地浮雕双瓜纹玉饰,风格质朴清新,应为明代玉带饰的组成部分。硬木柄身阴刻乾隆御制《癸巳春帖子词》及“臣裘曰修敬书”款识,并“臣”、“修”小印二方。

紫檀镶玉五镶如意
长41cm
此件形似二柄如意交叠,寓意并蒂连理,造型别出心裁。如意双首双尾所镶白玉上均雕刻双喜字和福寿图案。此五镶如意为晚清婚庆典礼中之陈设用品。

鹤顶红灵芝如意
长35.6cm
如意雕作灵芝式,通体橙黄半透,如膏冻般,有细微龟裂,纹饰凸起处和边沿均为红色,呈现出别样风格。

染骨嵌玉石灵芝如意
长21cm
此如意柄骨制,染作绿色。如意首为玛瑙制,柄身雕刻翠竹、花卉,并镶嵌各种玉石,柄尾嵌玛瑙雕刻的螭虎纹,配明黄色丝穗。骨制如意在宫廷中不多见,此枚为其中比较精致的佳品。
如意收藏

十九 二十世纪 翡翠镂雕福寿双全百寿纹金如意
如意的收藏,往往同时具有保值增值和祈福纳祥的预期。随着近几年国内各级市场的兴盛,尤其是拍卖业瓷杂器物的火热,如意的成交价格不断攀升,刺激了人们投资收藏如意的积极性。但市面所见如意以清代最多,明代制品已不多见,收藏者须避免“盲目崇古”。
世事变迁,现今如意
已经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成为古玩之属,
但一柄柄精致粹美的如意
承载着它们所曾拥有的历史
及它们所蕴涵的吉祥美好的寓意,
依然那么悦目怡情,
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如意在握,岁美人和!
来自“壹号收藏”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721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