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过节”之不同的含义-老唐游记 余超颖“过节”这俩字有两个含义,一个就是时间意义上某个节点,比如春节,元旦,中秋,五一,六一,七一,十一等;另一个含义则是指人与人之间共事共处的时候,在某一件事情上,双方没有达成一致,在双方的心理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不快,心存芥蒂,这就会成为两人之间的过节。常说他俩有过节,这时的过节二字,就可以理解为在过去某个时间,因为某件事,没有摆平,这没有摆平嘛,当然就有个“节儿”在心里了。所以这“节”的本意,大概还是从竹节而来吧,这竹节比较形象,那节就是一箍儿,你就是
余超颖“过节”之不同的含义-老唐游记
余超颖“过节”这俩字有两个含义,一个就是时间意义上某个节点,比如春节,元旦,中秋,五一,六一,七一,十一等;另一个含义则是指人与人之间共事共处的时候,在某一件事情上,双方没有达成一致,在双方的心理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不快,心存芥蒂,这就会成为两人之间的过节。常说他俩有过节,这时的过节二字,就可以理解为在过去某个时间,因为某件事,没有摆平,这没有摆平嘛,当然就有个“节儿”在心里了。所以这“节”的本意,大概还是从竹节而来吧,这竹节比较形象,那节就是一箍儿,你就是闭着眼睛摸上去,那手感也是忿忿不平。
人和人之间的过节,其起因可大可小,有时是一言不合,大打出手,所谓匹夫之怒,拔剑而起,有时则是在关键利益的分配上,产生了争夺,产生了不平,这事儿大概率地发生在提职,提薪,职称评定等事情上,不过有时也发生在名次上,谁的名字在前,谁的名字在后,有时在礼仪上也会发生此类事情,比如当年丘吉尔和宋美龄同时访问美国,但一位在华盛顿,一位在纽约,就谁该就教于谁,发生了异议,结果干脆就不见了,这就成了俩人之间念念不忘的一个过节了。
这排位的事情,越到高层越计较。那时,当林副统帅刚从毛刘周朱陈林邓的第六位,蹿升到毛林周的第二位时,尚未适应亦步亦趋的高层出场礼节,漫步在伟大的城楼上时,信马由缰,一个不小心,副统帅差点超过了伟大统帅伟岸的身躯,这时原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眼疾手快,不动声色的拉了一下黄埔四期毕业生的军衣后襟一把,给他拉了一个趔趄,真所谓悬崖勒马。这时,礼节避免了一次过节。
聚会也是产生过节的高发环境,尤其喝酒的聚会,酒后出真言,酒壮怂人胆,平时客客气气的人,酒后可能就把压抑在心底的不满宣泄而出,刻薄如刀的话,可能就深深地刺中了在场的某一个人;也有可能,本来说者无心,可听者有意,这聚会时,这饭桌上,总不能默默地进食吧,为了避免冷场,总得说点啥,这时选择合适的话题就比较重要了。网传,原西纠首领聚会时,因为姓社姓资,子女出国的话题而爆粗口,就是因为话题选择不慎,产生了重大过节,不过若双方有重大的共同利益,这重大的过节,会不治而愈的。社交聚会,莫谈大事,似乎是避免产生过节的一个聪明的选择。
过节二字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芥蒂时,那含义显然是负面的,但这负面的词,怎么会被用于欢乐的节日呢?其实,这节日的节,大概开始用来标记日期时,警示的作用多余庆祝欢度的含义。比如说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这也被成为节,这其实最初是提醒人们不要误了农时。即使后来过节成了放松和欢度的代名词时,过节二字也仍然有过坎儿的含义,越是当家的人,过坎儿的含义占的比例越大,而儿童则是最盼望过节的群体,如果你仍然像儿童一样,有盼望过节的喜庆心情,那说明你挣得足够多,或者说你足够的不负当家的责任。
好了,扯了不少了。别坏了大家欢度春节的情绪,祝过节时别产生“过节”,祝有“过节”的朋友趁过节消弭“过节”。
祝朋友们新春快乐!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