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走水】崂山的卫所-行者老鱼崂山附近在明以前,没有防卫措施,在古人看来,大海就是最好的天堑,无须耗费国家资源保卫。这也解释了当年崂?
【行山走水】崂山的卫所-行者老鱼
崂山附近在明以前,没有防卫措施,在古人看来,大海就是最好的天堑,无须耗费国家资源保卫。这也解释了当年崂山所在的战国之一的齐国,远离烽火纷乱的中原,坐拥渔盐之利,却是最毫无抵抗的为秦帝国所灭的原因吧。
到了洪武年间,倭寇倭人开始自海而来,烧杀抢掠,给崂山山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崂山有谚曰“大旱不旱,大减不减,开到荼靡什么意思就怕倭狗上岸”。为了抵抗倭寇,到了永乐年初的1388年流川枫的春天,明王朝在山东沿海增设七个卫,并派魏国公徐辉祖来山东督建,包括有鳌山卫、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大嵩卫、灵山卫、安东卫。
如今胶东地区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座城市,都或多或少与当时的卫所有渊源。烟台城市雏形源自奇山所,威海城市雏形源自威海卫。
鳌山卫原址如今的鳌山办事处,分辖雄崖、浮山两个千户所。时移世易,现在的鳌山卫成了蓝色硅谷核心区,雄崖所是一个保存较完好的古村落,浮山所则成了高楼林立的市区,看不到一点卫所的影子了。
鳌山此名,有人说源自鳌角石村一块有三只鳌脚的石头。明人周如锦《鳌山考》:“天柱之下,有片石甚奇,如鏊而有三脚,俗呼鏊角石猛龙特囧。”这里的天柱山也是崂山北部的名山,清同治版《即墨县志》描述为“孤峰独上、形如华表”。其山远观山体突起,四围无依,近看则峭岩斑驳陆离,路险境绝。立于峰顶,可远眺东海,目尽处海天一色,令观者心怀大畅。
其实鳌山这个名字应该是修道之人丘处机所命。丘处机云游二崂,在驻足期间发现“牢山”二字无法体现出此山的雄奇俊秀甘南情歌,整个崂山更像一条大鳌铺展在海里,故易名“鳌山”,并有诗曰::“陕西名山华岳稀,江南尤物九华奇关芝林。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
当年的鳌山卫,有着高高的海防城墙,城门有四:东为“镇海”,南曰“安远”,西称“迎恩”,北名“维山”。镇海门与大海相通,海潮可抵东门,内部泊着守卫的军船。城中方正对称,街道形如棋盘,四门洞达。而卫署、学宫、文庙、武庙诸事齐备。
因卫兼具军事指挥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因此设有文、武两个衙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为了防御倭寇从海上侵犯,当时的民国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在鳌山卫派驻了海军陆战队的一个中队,营房就设在文、武衙门旧址内。他们把大院的南墙向南扩建到路旁,与圣人庙南墙相齐,并在文、武衙门的中间悬挂一圆弧型牌匾,上书“东海屏藩”四个大字。1953年,城门和部分城墙被拆,随之绝大部分古迹也被拆除。
在鳌山卫当官的人中,有一个周鲁在崂山很有名。周鲁,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登州府蓬莱县人。崂山最早的驴友之一,他由登州卫来即墨营任职后,在崂山、鹤山等许多景点上留下了大量石刻。主要分布在鹤山、华楼山、王乔崮、黄石宫、神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巨峰玉清宫等处,是崂山有石刻历史以来,以地方驻防武官身份石刻最多的一人。
鳌山卫所辖雄崖所全称为“雄崖守御千户所”法尔曼官网,为一千户所文本豪客,因其东北部白马岛的雄伟断崖而得名。
雄崖所因远离市区,所以城墙基本保存完整,城墙为一正方形城堡,建有“奉恩”、“迎薰”、“镇威”等城门,门上均筑城楼。墙外原有护城河环绕,至今已不可见,城内有十字大街道通往各门,用石条铺地,街岖衢平整。现南门及南门楼保存尚好,西门仍保留明代初建时的原貌和亲罪妃,门洞上方匾额的“镇威”二字仍可辨认,东、北两门已无迹可寻。雄崖所是目前鳌山卫所唯一城墙保存完整的明清军事要塞。
任何季节走进古城,都会发现村里闲散的老人三三两两的在门下的石条上闲谈:一座古城门、几株垂柳、七八个老人、夕阳西下的玉皇顶,时间仿佛永远定格在几百年前的某个瞬间,让你忽然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雄崖所的戍军除在倭寇骚扰季节出海巡逻、作战外,还担负着应召保卫京师以及其他战备任务。守城军专管保卫所城,并担负着该所所辖的段村、王骞、王家山、公平山、望山、青山、米粟山、北渐山、陷牛山、朱皋、白马岛等11个墩堡的警戒任务。屯田军则负责管理分布于县内8个垦区的近155顷耕地。
雄崖所附近有山耸立名黄山。黄山从外表看是一座很普通的山,但其山巅有一座墓很有名,这就是高柴女墓。
元庞殿《神异传》高柴女传有记载:“高柴女,宋时鲁东人,至孝女也。父名高柴,为渔海上,无故而亡。柴女思父,遂日舀海水,倾之石崮西窝,三载不止,形近损灭。乡人怜之,劝之不从鬼皇妃,乃皆与之共。后遇一妪路乞,饱食之,妪赠之以椿笊,嘱令其用。柴女乃临海起笊,三笊竟竭海。有兽踞海底,状如百鼻之象,闻笊味而化小蟹,柴女以笊罩杀之。起而四视,见一朽骨若父,乃衣裹归。”乡里民间以其孝,尊其为高孝女。
当地有关部门如果能以此民间传说为契机,在此建立以“孝”为根源的民俗基地,不失为一件利民利乡的好事。
浮山在市区东,原名浮峰山,其呈东南和西北走向,长约5公里,宽约2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68米,是市区最高的山峰。因浮山近海,平常多有海雾,山若浮在云中,故名浮山。
浮山所全称“浮山备御千户所”,与雄崖所一样,也为鳌山卫所辖。浮山所辖有四军寨、二十五军屯、十八墩堡,其防区包括今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及崂山区的一部分。
浮山所当年也建有城墙。据史料记载,浮山所城略呈长方形,南北长422米,东西宽403米,周长约1500米,占地约17公顷。浮山所城的城墙高约8米,厚5米,以夯土筑成,外面还包了青砖,城上还砌有雉堞(矮墙),
柴鸥从城外看上去颇具规模,威武雄伟。
因城墙取土,在城内留下了数处土坑,后来四个较大的土坑形成水湾蒋霆凯,也就是苏家湾、余家湾北湾和东草湾,其中苏家湾面积最大,约占地2000平方米。浮山所城四面墙,却只有三个门,因南墙直接面海,故没有设门。
浮山所内城有十字大街,可跑马、行车,官署就设在十字大街的交叉口西侧街北。两条大街将长方形的所城均匀分为四个部分,各个姓氏分区聚集而居都昌三中。据老浮山所村的居民介绍,虽然城墙早就被毁,但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浮山所旧城改造之前,十字大街的格局仍十分清晰,而这两条交叉的大道与现在的徐州路、闽江路部分路段重合。
浮山所古城的范围大体在现在香港中路以北,南京路以西,江西路以南我是美女蛇,市政府及四零一医院以东的框架范围内。目前的政府的办公大楼就建在原浮山所城的西南角。可惜的是,浮山所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名字拆迁改造后却更名为新贵都,可见国人对历史及时间之淡漠。
国内的古镇不少,默默无闻的有,蜚声海外的也有很多花甲汤,但城墙毗邻大海的却几乎没有。当年的鳌山卫战船可直接进出海门,浮山所南门楼上可大海垂钓。世人只知平遥、丽江、乌镇、凤凰,却不知在这崂山脚下、东海之滨原有着这许多如梦似幻的滨海古镇。虽然大多古朴的墙砖已随着岁月的流逝埋入了地下,好在雄崖所大门尚存,大海的潮声依然如昔,有心的人仍可以通过这永久的留声机发现当年些许的历史韵味。
推荐阅读:南九水的桥
原创文字广饶房产网,欢迎转发,未经授权请勿刊登,合作请联系:439829@qq.com
更多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行者老鱼公众号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809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