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627

【觅文记】刘基:夫恶忧患,而乐无害,凡物之同情也(下)-芷蘭齋关于刘伯温的诗风,周群总结为两点:“追杜”和“慕韩”。刘基喜欢杜甫质朴、?


【觅文记】刘基:夫恶忧患,而乐无害,凡物之同情也(下)-芷蘭齋
关于刘伯温的诗风,周群总结为两点:“追杜”和“慕韩”。刘基喜欢杜甫质朴、自然的诗风,从上面所引就能够看得出,而刘效仿韩愈的诗作风格,则可从《夏中病疟戏作呈石末公》中可以窥得,此诗颇长,我只摘录其中的一小部分:
晚浴烝骨毛,蹭蹬张万孔。
不虞小人风,堀堁触埲塕。
长驱毒暑气,炕若燎发熜。
钻肤入经络,戴景耀键钥砉冲捅。
蚩蚩水帝子,鼠伏伺腥.。
痴琚与狡踬,并出助推挏。
天君赫斯怒,六卒躬自董。
丹元将爽灵,逆击阚哮唝。
主客相批亢,乾坤为摇动。
初交且辵辵,再接遂。
翛翛螽股切,鵙翅翪。
从这一小段就可看出,里面有太多难写难认之字。由此可知,刘基喜欢韩愈那种务求新奇的作诗方式,在诗词中用许多生僻之字、之典,对于刘基的这个特点,周群评价到:“大量生冷怪僻词汇的运用,对记人咏物不但无所补益,相反,严重影响了诗意的表达,有难以卒读之感。刻意求新猎奇,结果成了刘基的诗歌一病,其程度比韩愈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上所引,乃是刘基的诗作,其实他的文章同样有着名气,比如上面所提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刘基的诗,可以跟高启相媲美,其实,此话之后接着还有一句:“其文宏深肃括,亦宋濂、王祎之亚。”而《明史·刘基传》中也说:“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
对于刘基的文章,周群所著《刘基评传》首先引用了《郁离子·晚成》中的一段:
昔者齐桓、晋文公皆先丧其国,而后归为五伯。越王勾践栖于会稽,而后灭夫差,作诸侯长。知武子囚于楚,而后归相晋侯,光复先君之业。孙子刖足,而后为大国师,破军斩将,威动天下。伍子胥丧家出奔,而后入郢复其父兄之仇。范睢折胁拉齿弃于箦中,而后相秦斩魏齐。此三君四大夫者,方其逃奔困厄之际,孰不谓其当与枯荄落叶同腐土壤;而一旦光辉焕赫,使人仰之如日星之在上。
对于这段话的风格,周群评价道:“行文如同策士抵掌而辩。显然,这与先秦寓言,尤其是孟子的寓言风格十分接近。”这段总结基本上概括了刘基文章的风格,那就是他喜欢用孟子的寓言体,而这种风格的作品在刘基文中多能见到,比如他所作的《鱼乐轩记》,该文的第一个段落为:
至正癸巳,番阳程邦民以进士授官,判绍兴之余姚州。明年春,奉府檄至郡,理钞法及赈济事,寓永福寺之东轩。东轩者,上人善启之所居也。其广不盈丈,而清明不烦,有榻可息,有花木竹石可玩。轩之前,甃瓦石为小池,有鱼六七十头,皆长五六寸,赤鳞锦章,出入蕴藻中,悠悠焉,或泳或翔,或吹而沤,或施而涟,与与焉,不啻如处江湖而乘秋涛也。程君观而悦之,命其轩曰“鱼乐之轩”。

传刘基撰《烧饼歌》一卷,清宣统二年苏州澹居居士抄本,封面
刘基首先用很简洁的话交待了事情的来由,而后则写到,永福寺方丈的居室之前,用砖瓦砌了个小池塘,池塘里有六七十条小鱼,这些鱼都很漂亮,它们优哉优哉地游在水草中氨茶碱缓释片,于是这里被命名为“鱼乐轩”。
而该文的第二段,则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作者针对这个质疑,发表出了自己对社会的看法:
或难之曰:“《诗》不云乎:‘鱼在于沼,亦匪克乐’?今此无乃又迫于沼,而非鱼之所乐乎?”程君曰:“吁,果然哉!子见其一,而未见其二也。夫恶忧患,而乐无害,凡物之同情也。是故性迁于习,习贯而乐生焉,岂惟鱼哉!野鸟之处笼中,其始至也,憧憧焉,闻声而跃,见动而愓,如不能须臾生也;及其久而驯也,则虽举而之野赵氏雷火灸,纵之而不逸,驱之而不去,徘徊盘旋,恐违其所,离之则悲以鸣,狂顾而疾赴焉,于是笼其家而乐在是矣。夫山野之优游,岂不胜樊笼之局促哉!彼既习而耽之矣,我局促而彼优游之矣,又乌得不乐哉!今夫洿泽之间,数罟不禁,缯罔如云,鲛人蜑夫,鼓檝生风;.獭鹙鸧,鹜鹭成群,利觜长骹,没渊泉,撇波涛,无隐弗留,鲲鲕登于庖厨,鲰鱻殈于胎卵,患害日至而无所避,优游云乎哉!则又曷若处此之为乐也!”难者无以应,遂书以为记。
有人引用《诗经》上的话,说鱼在小池塘里并不快乐,而今这个鱼乐轩的面积比小池塘还要小,鱼怎么能快乐呢?于是作者借此发表了一大段的议论,他认为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喜欢避害趋乐。
比如,把一只鸟装在笼子里,开始时这只鸟很不安生,长久之后,它就会坦然下来,即使你把它放生,它也会飞回来。按理说,野外多么辽阔,为什么非要再返回这牢笼之内呢?这就是习惯使然娇妻十九岁,更何况,天下打渔人到处都是,活在自然界有着太多的危险,所以这些小鱼们能够活在这小池塘里,已经逃避了无数的危险,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乐呢?

传刘基撰《烧饼歌》一卷,清宣统二年苏州澹居居士抄本,卷首
显然,这样的行文方式就是通过一个现象,来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式的说理。而刘基所作的《卖柑者言》,则更是他这类文体的代表作品: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神圣铸剑师,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乎?甚矣哉为欺也!”
刘基说,在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他的最大才能就是能长期储藏柑。这在没有冷库的时代,确实是个独门绝技。此人储藏的柑放一年都不会坏,更为奇特者,他的柑拿出来后,依然鲜艳如初,在鲜果没有下来时,此人柑的售价比正常时贵了十倍,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抢购,于是刘基也买了一个。当刘打开食用时,表面光鲜的柑,里面已经如同烂棉花。这个结果让刘基很奇怪,他觉得人们花这么大价钱,买这种坏柑有什么用呢?于是,刘基指责卖柑者是不良商贩: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卖柑者听到刘基的指责,笑了起来,而后做了一大段的解释:他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就是个生意,他愿卖,有人愿买,这是愿打愿挨的关系,更何况这个世界上,欺骗人的事儿太多了,比如那些高官们,他们能有什么本事呢?有了强盗他们不去抓,老百姓生活得很困难,他们不去救,这些没有廉耻的人,整天大鱼大肉地享受着生活,这种人又何尝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呢?你不去揭发这些恶棍,为什么单单要来指责我这个卖柑的?
显然,刘基的这篇文章不过就是借题发挥,他通过一个卖柑者之口,阐述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句古语,以此来指责那些尸位素餐的高官们,才是真正的大骗子。
通过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刘基对社会的这些蛀虫十分的痛恨。但是从大的角度来看,他并不把有些事情极端化,同样,他对贪污的态度也并非如上所言的爱憎分明,比如他写过一篇名为《使贪》的小文,该文如下:
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曰:“吴起贪,不可用也。”武侯疏吴起。公子成入见,曰:“君奚为疏吴起也?”武侯曰:“人言起贪,寡人是以不乐焉奉节生活网。”公子成曰:“君过矣!夫起之能生死谍变,天下之士莫先焉。惟起贪也,是以来事君,不然,君岂能臣之哉?且君以为殷汤、周武王孰贤?务光、伯夷,天下之不贪者也,汤不能臣务光,武王不能臣伯夷。今有不贪如二人者,其肯为君臣乎?今君之国,东距齐,南距楚,北距韩、赵,西有虎狼之秦,君独以四战之地处其中,而彼五国顿兵坐视,不敢窥魏者,何哉?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周《诗》有之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韩敏英。’吴起是也。君若念社稷,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欲而无他求,坐威五国之师,所失甚小,所得甚大。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起必去之,旌德社区起去,而天下之如起者,却行不入大梁,君之国空矣。臣窃为君忧之金寨天气预报。”武侯曰:“善。”复进吴起。
战国时代,有人跟魏武侯说吴起的坏话,其称吴起特别贪,这种人不可重用。于是武侯开始疏远吴起,为此,公子成问武侯:您为什么要疏远吴起呢?武侯直言:有人告诉我,吴起特别贪,而我不喜欢这样的人。于是公子成劝武侯说:您做的有些过了,吴起为天下第一大将,在当今世上,没人能超过他,而吴起愿意在您的手下任职,正是因为他的贪,否则您怎么可能管得了他?
这位公子成的见地果真超凡。他问魏武侯:您认为殷汤和周武王,谁更是贤君?比如隐士务光和伯夷,这两位都是不贪的人,因为商汤灭了桀,所以务光就投水自杀了,而伯夷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而死。所以,作为贤君的商汤和武王,都不能使这两位不贪的人屈服,如果今天也有这么两位不贪者,他们愿意来作臣属吗?而今的魏国,四面还有着强敌,这些国家虎视眈眈,他们为什么不敢攻打魏国?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魏国有像吴起这样的名将,如果君主您要考虑国家的话,您就应当满足吴起的各种贪欲,让他觉得无所求,这才是“所施甚小,所得甚大”的结果。如果您一定要让吴起艰苦朴素,做一个清廉之人,那他肯定离您而去,他的离去则定然成为魏国之忧。武侯听了公子成的劝解后,立即醒悟过来,于是重新重用吴起。
读完这段寓言,确实难以让我琢磨出刘基写这样一篇寓言故事的主旨是什么,他难道认为:为了维护国家的大利益,可以让重要的官员贪污吗?看来,天下的是与非并非是一成不变者,高度的不同也会使得是非观有所不同。如果把刘基的上两篇文章摆在一起问刘基:哪个才是真的?这也算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吧,以我的揣度,他会说:这两种说法都不假。
刘基墓位于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西湖乡西陵村。此程的寻访是先到达温州,两天之后,从汽车南站乘车前往文成。在长途车站门口,遇有揽客之的士拼客,温州至文成40元一位,于是上车。离开城区渐渐看到有油菜花开,想起去年初出来时,还见有雪花漫飘,真是冬去春来,不觉已是第二年。
后排一同拼车的另外三位皆女士,与司机聊得不亦乐乎,遇有电话,皆扬声高应,车厢内欢声笑语,真应了那句俗话:三个女人一台戏。司机也是本地人,可能觉得开车寂寞,于是他也加入了聊天沙龙,跟那几个女人聊得很是畅快,只可惜我听不懂当地话,不知他们怎么有这么多开心事可说。
快到文成县时,我问司机从县城到刘基墓需要多少车资,他说当地的公价是150元。我说:“你们这里的的士都不打表的吗?”三位女士一同笑着说:“我们这里的车都不打表的,要是打表你更打不起,比这还要贵!”无奈只好接受此价,与司机商量来回可否便宜,其直接说:“来回三百,不讲价的,你要去的地方很远哦。”女士们又纷纷解围了:“你要去的是南田哦,那个小路很难走的,要兜、兜、兜、兜,唉哟唉哟喂,我去过一次就怕了。”这些妇女七嘴八舌地向我讲解着,好在她们都会说普通话,再加上那形象的语调,终于让我接受了这个事实,于是我同意付300元,请司机带我到那里去跑一趟。

屏风状的匾额

仿古的大门

指示牌
在前行的路上,我又想起当地还有一座刘基庙,其地址在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新宅村。司机对这一带很熟悉,没费任何周折就开入了新宅村,刚进村就看到了刘基庙。从外观看,此庙是近些年刚刚建造起的新景点,在门口看到的游客很少。我来到了售票处,却未曾看到售票人员,于是直接走入了院内。

刘基站在这里

祠堂

刘基像
在院的正中有刘基像一座,背后大字“通天地人”蒋雪柔,这句话就显现出当地人是如何看待刘伯温者。而雕像的旁边则为刘伯温纪念馆,于是走进此馆参观一番。参观完毕后,接着走向另一侧的刘基庙,此庙亦为新近修建者,见有柱上对联“五百年名世,三不朽伟人”,落款儿为“耀东”,忍不住想起逯耀东,未知是否为同一人。庙内清静无人,油漆锃亮,神像前有卦签一桶,想起刘伯温之神机妙算芬雷尔,从来不信鬼神之说的我忍不住摇了一卦,刚跳出一支签,一位守庙的老人家马上就出现了,看了看我的签说:“上上签。”然后示意我跟他走,进入一个小房间,其从墙上撕下一张小纸条,问我认不认字,看不看得懂,我问多少钱,其云随便,于是付二十元离开。但我又想,这些签桶里会不会有古怪,比如将所有下签的底部弄得稍微重一点,这样摇的时候就不易跳出来,跳出来的全是好签。猛然想起我来到的是刘伯温的庙,这样的想法有渎他的盛名,更何况得到的是上上签,我为这个好结果也不应当对此有什么怀疑。

牌坊

国家级的文保单位
又往刘基故居去,一路所见,似乎并不富裕,问司机文成县是否是贫困县,其云浙江省一共就两个贫困县,文成县是其中一个。刘基故里大石前有售票亭,亦无人售票,沿台阶上行,有老农妇穿一套棉睡衣坐在路边屋前吃面,小小的一个碗,身边堆着一垛柴,可见此处仍然是生柴煮饭,其身后的房屋半为红砖半为木板,亦可见生之多艰,然屋边新树生芽,亦见生机。上行不久即见一小池,小池对面为几间新建仿古民居,门窗洞开,可以直接看见对面,里面空空如也高蔡手机网,另有小亭两间。小池当为人工挖成,要走近故居需绕池而过,于是沿小池而行至门前,听得“吱呀”一响,一位守门人站出来,喊:“买票!”问多少钱,其云10元。于是递上10元,而后转身离开。我的举措令这位卖票者大感疑惑,他问我为什么不进去,我告诉他:这个院子这么小,我站在这里就可以将院中的一切一览无余了。

无人售票

故里标志

景色怡人
又往西湖乡访刘基墓,一路的寻访使得这位司机对我的工作感上了兴趣,他不停地向我询问如何能申请文物保护,我问他为何这么想了解申报的细节,司机很爽快地告诉我:如果能为村里做出些贡献,就有可能去申请当村干部,如果能当上村长,那就会有太多的好处。我对他言谈的逻辑完整表示了赞叹,而后向他简述了申报文保单位的流程,他听得十分认真,看来他真是想以此作为自己进步的阶梯。

围墙内的刘基墓

文保牌

说明牌
来到西陵村,刘基墓就在几间民居后面,有围墙圈起,门上有锁,不得入内,锁旁有文物保护牌,我将此牌指给司机看,告诉他想办法弄到这个牌子,就算大功告成了。司机闻此,大为释然大明帝师,说这还不容易,他们当地有不少石材加工厂,花很少的钱就能刻好几块这样的牌子浙鳌高中。他的这个思维方式让我有点儿赶不上,我跟他说:自己立的没有用,必须是有关部门颁发者,才是合法者。司机反问我:“你怎么知道这块牌子是政府颁发的,而不是本村人立在这里的呢?”他的这个说法我还真没有想到过,我在寻访过程中,确定某处历史遗迹,往往都是以相关部门颁发的文保单位石牌为据,闻其所言斗破之杀帝,还真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靠得住者。想想当今,各类东西都有山寨版,我凭什么认定自己所见到的文保牌就一定是明确无误的真品呢?这件事我还真的要好好地想一想。

荒冢

这个石马太过现代
好在刘基墓园的围墙并不高,门锁挡不住我,于是翻墙而入,其墓范围并不大,两块墓碑倚小山而立,不过我怀疑有可能此小山整个皆为其冢。未翻墙而入时,见内有石马两匹,一般而言,发现此物大多可证这里有古墓,然入内细看,却是新近的仿刻,且仿刻手法拙劣,连山寨版都算不上。底座上大字刻有某某人立,大有名垂千古之意。两块墓碑中,右边一块隐约可辨,其碑文为“开国大师刘……”,另一块模糊难辨。

刘基墓前

夕阳西下
司机还惦记着当村长的事儿,他对那块文保牌极感兴趣,站在门口跟前来围观的村民们讨论着这件事,等我拍完返回之时,他兴奋地告诉我跟村民一番探讨后得到的新信息,但我更关心:为什么当地要把刘基的墓圈起来?村民的回答让我有些意外,他们说刘基的墓中埋有金头和银头,很多盗墓贼都惦记着前来挖掘,他们觉得刘基是当地的大名人,不能让这个墓有什么闪失,于是就围了起来。

刘基墓碑
我赞赏他们爱护文物的心态,但刘基并不是因为砍头而死者,为什么会有贵金属的头埋在棺材里呢?眼前的这个小围墙连我这样的笨人都挡不住,更何况那身手矫健的盗墓贼。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961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