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581

余超颖“迷雾中的圣人”:甘地-武汉大学学生会 余超颖迷雾中的圣人——纪念“圣雄”甘地逝世七十周年(甘地纪念馆中的世界和平锣,上面插满世界各国的旗子)1948年1月30日,七十年前的前天,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精神领袖甘地在通往晚祷会场的路上被一名狂热的印度教徒刺杀,连中三枪,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印度首相尼赫鲁在向全国宣布甘地遇害的广播中沉痛地说:“甘地离我们而去了,黑暗笼罩了一切……我们的国父不复存在了。我们再也不能够到他那里听取建议和获得安慰了。”而在之后的审判中,刺杀者却说:“甘地是印度之父,可


余超颖“迷雾中的圣人”:甘地-武汉大学学生会

余超颖迷雾中的圣人
——纪念“圣雄”甘地逝世七十周年

(甘地纪念馆中的世界和平锣,上面插满世界各国的旗子)
1948年1月30日,七十年前的前天,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精神领袖甘地在通往晚祷会场的路上被一名狂热的印度教徒刺杀,连中三枪,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印度首相尼赫鲁在向全国宣布甘地遇害的广播中沉痛地说:“甘地离我们而去了,黑暗笼罩了一切……我们的国父不复存在了。我们再也不能够到他那里听取建议和获得安慰了。”
而在之后的审判中,刺杀者却说:“甘地是印度之父,可是他并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我代表印度之母夺走他的生命。虽然我罪有应得,杀了国父,可是我深爱着印度。”
甘地究竟是引领印度走向自由之路的伟人,还是一个“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的罪人?越过吹捧之词与口诛笔伐,穿过历史的团团迷雾,就让我们走近这位颇有争议的“圣雄”。

(电影《甘地传》中遇刺镜头)
略识甘地
1869年10月2日,甘地出生于一个笃信仁爱、素食、苦行的印度教家庭。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从小学到中学,甘地一直平庸无奇。
19岁时,甘地赴伦敦大学学院学习法律。在这里,西方文明曾短暂地引起他的仰慕与自卑,但恪守印度教教义的他最终走出了这种盲目崇拜。随后,他取得法学学位及律师资格。
学成归国后,他开始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却在第一次替人打官司时就因临阵怯场而失败。当屡遭挫折的他听说有个来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他处理时,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南非之路。
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的英国殖民地,甘地遭受了一系列的歧视与侮辱。拿着一等座车票的他曾被白人赶下火车。但也正是在南非,甘地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种族歧视的道路。他的非暴力学说在此初步形成并得到实践。

(青年甘地)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他乘坐三等座游历印度各地,了解这片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土地。次年,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召集群众从事非暴力斗争。
在数十年的斗争实践中,甘地与人民的关系日益密切,他的思想也甄于成熟。此时的他早已脱下了洋布制成的西装,换上了亲手织造的麻布衣服,有时他甚至赤裸上身,宛若一名苦行僧。他还力图打破种姓制度的藩篱,与“不可接触者”谈笑如兄弟。而他越是姿态卑微,追随他的人民越是爱戴他。他发起群众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学校、封号与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一运动一呼百应,很快成为了全民反帝斗争。
听上去宛若儿戏的非暴力斗争,将英国人从“文明人”的位子上拉下来,失去了道德的制高点。手无寸铁的印度民众前赴后继,竟使全副武装的殖民者无可奈何。
当斗争转为暴力冲突之时,他会选择暂时中止全民抗争。倘若民愤难以用言语浇熄,他则会用绝食抗议来让民众平静。而多年绝食的结果是,他的健康严重受到摧残。

“二战”后,内外交困的英国慑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再起的压力,答应印度独立的要求, 但却实行“印巴分治”政策。甘地试图维护印度统一,却终无回天之力,只好接受分裂这一现实。
当巴基斯坦从印度中分裂出来之后,宗教争端引发的流血冲突频频发生。甘地为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的宗教和解而四处奔走,但仍有不少印度教徒牢骚满腹,认为甘地偏袒穆斯林,加剧了印度的分裂。一位狂热的印度教徒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懑,朝其连开数枪。在“罗摩,罗摩(神啊)”的轻叹中,这位非暴力的倡导者,最终死于暴力。

“非暴力,不合作”
“非暴力,不合作”是甘地的思想及政治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在以甘地为领导的反帝运动中,“不合作”是对待英帝国的态度,而“非暴力”则是抗争的手段和原则。甘地称:“我不相信以暴力为捷径取得的成功。我可以赞同和尊敬好的动机,但一旦用了暴力方法,哪怕是为了最崇高的事业,我都坚决反对。经验告诉我们,永久的幸福靠非真理和暴力是得不到的。”在奥斯卡获奖作品《甘地传》中,也有一句话振聋发聩:“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他们终究总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印度的特殊国情,是甘地选择“非暴力,不合作”的重要原因。首先,印度的综合国力远落后于英国,且国内宗教林立,语言繁多,居民成分复杂,民族凝聚力远不及同样深陷苦难的中国,倘若真的采取暴力斗争手段,恐怕胜算极小。其次,印度是一个宗教氛围极其浓厚的国家,而印度的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均倡导“戒杀”原则,因此甘地的“非暴力”能够得到印度大众的广泛接受。
但“非暴力,不合作”并非只在印度适用。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南非的曼德拉,缅甸的昂山素季都曾是这一思想的践行者。
工业文明的痼疾
甘地说:“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他以最激烈的言辞批评西方的大工业、机器、近代铁路,而试图以手纺车作为对抗西方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武器,建立起以印度传统文明为基础的农村经济。
尽管这种观点失之偏颇,但他总结出的近代社会的七大痼疾,却也引人深思:
一、意识与行动
我们知道什么对我们有益,但我们的确没有在此意识基础上的行为能力。
二、科学与人道
我们认为生产、消费、国界比人、地球更重要,并以此对待我们生存过的这个星球。
三、财富与劳动
我们没有给青年人指出一个值得追求的真理,使很多有才华的青年吸毒、卖淫、盲目捞钱、挥霍生命。
四、商业与道德
我们狂热的经济行为不以人类和环境的需求为基础,追求利润而舍弃了一切。
五、政治与原则
我们当今的政治缺乏对人性的尊重与应有的信念。
六、娱乐与良心
我们的娱乐作风,是没有信念的具有毁灭性的娱乐行为。
七、崇拜与牺牲
我们人类忽视了最珍贵的对理想、对他人遭遇、对生命的敏感与关切。

(甘地纺纱)
甘地的是与非
提到甘地,人们总是众说纷纭又莫衷一是。一方面,甘地宁愿上身赤裸也不愿穿英国人的洋布,宁愿用绝食来摧残自己的健康也要呼唤和平,劳苦大众“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诺贝尔和平奖也是对他的贡献的一大认可。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人对他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乔治·奥威尔指出,甘地能成功不是他有多高明,而是对手太人道。他还说,他徒有虚名,性格偏激,非暴力运动的结果却是使更多无辜民众丧生,社会陷入混乱,种族矛盾加剧。而当今的许多国人也爱把甘地与戈尔巴乔夫摆在一起,作为损害国家主权的典型反面教材。
对于听惯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中国人来说,“非暴力”一词听起来未免有些软弱消极。但事实上,“非暴力”意味着积极与勇敢。“非暴力与怯懦不能共存。一个全副武装的人完全可能是个懦夫。只有完全无畏才能达到真正的非暴力。”甘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坎坷的一生中,坐监狱是家常便饭。但对于英国人的关押与恐吓,他从来都是坦然应对。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领土争端、宗教冲突、难民危机每日都在上演,迷信武力的现代人,是否可以从“非暴力,不合作”中吸取一点经验?

时代的车轮不容倒转,科技进步带来的流水线与电视机更非洪水猛兽。甘地对工业文明的拒斥,的确显得过于保守顽固。但今天的我们,难道不该对我们社会的运作方式以及我们自身的生活方式有所反思吗?当天然的快乐被商品冲散,道德的准则被娱乐消解之时,当述说个人世界的小伤感的“苦咖啡文学”大行其道而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大史诗销声匿迹之时,不仅是社会在异化,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也都成为了怪物。这时,或许甘地的言语可以成为一剂良药,让因奔走劳碌而日益麻木的我们返璞归真。
相比之下,爱因斯的评价则较为客观:“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历史上竟然匆匆走过这样一个人。”他不是什么完美无缺的圣人,他对英国统治者抱有幻想,他的言行举止里有父权思想的残余,他否定工业文明而主张回归农业文明……但不容否定的是:他笃信爱与和平,他对自己说过的每句话都身体力行。他的身与心,都与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紧紧相连。唯有他,才能唤醒印度的灵魂,将印度的自由之路真正走成一条人民自己的路。
适逢甘地逝世七十周年,但愿今天的人们在迷惘之时,能时常想起这位痴愚的赤子,甘地。


武汉大学学生会新闻宣传部倾情出品
文字:张雨枫
责编:丁智威
排版:罗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邮箱:xhkb_bangtui@163.com
武汉大学学生会
最丰厚最好玩的校园资讯
长 按 二 维 码 进 行 微 互 动
?
武汉大学学生会官方微信
微信号:whu_su

武汉大学学生会官方微博
@武汉大学学生会
武汉大学学生会官方QQ
@2014505439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632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