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的这个村竟然在长治-I长治 余超颖长治有一个古村的名字特别有春天的气息,那就是黄花村。看到这样的美好名字,是不是会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乡村生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而这正是黄花村里的寻常场景。黄花村是一个明代形成的山村,藏在浊漳河北岸的高山峻岭之间,紧挨着一条浊漳河的季节性支流,这条支流名为黄花沟。沟边上,沿途有7个行政村,黄花村是最大的一个。即便如此,村里也只有不到500口人。大写的“人”民,小巧的庙宇黄花村有大小8座
余超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的这个村竟然在长治-I长治
余超颖
长治有一个古村的名字特别有春天的气息,那就是黄花村。看到这样的美好名字,是不是会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乡村生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而这正是黄花村里的寻常场景。黄花村是一个明代形成的山村,藏在浊漳河北岸的高山峻岭之间,紧挨着一条浊漳河的季节性支流,这条支流名为黄花沟。沟边上,沿途有7个行政村,黄花村是最大的一个。即便如此,村里也只有不到500口人。
大写的“人”民,小巧的庙宇
黄花村有大小8座庙,最大的关爷庙也不过百十来个平方米(还有一座更大的龙王庙,是几村共有,占地670平方米 ),不算一米来高的井龙王庙外,最小的大概是市级文保单位奶奶庙了,只有32平方米,没有院子。奶奶庙是黄花村现存年代最久的庙宇,为元代遗构,建于60厘米高的石台基上,只有一间,单檐悬山顶,方格窗、对开板门,样式小巧古朴。不过山墙裂缝明显,台基上还有倒塌的石供桌、石碑等物件,整体显得沧桑而让人心生怜惜。
距离奶奶庙西南不远处,道路斜对面的观音庙比它大一些,有五间大,也没有院子。现存为清代砖瓦结构建筑,有前檐、有台阶,特别之处在于,檐下斗拱、额枋、雀替等处,包括隔扇门窗上,俱施以彩绘人物和风景,图案清晰、色彩艳丽,非常少见,这为研究平顺县庙宇建筑及清代晚期建筑彩绘提供了实物资料。
与之类似的还有位于村子南边的关爷庙,它占地比较大,院落将近100平方米,主殿有与观音庙类似的彩绘,保存完好,同样可以研究清代建筑彩绘。
其他诸如山神庙、三圣庙等,都是近年翻修,已不复古代建筑风貌。各种大小庙宇,与当地村民的信仰、娱乐、交往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乡村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庙宇里面供奉的神祇就是整个村子的保护神,庙会以及祭祀活动,强化了一个村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净化村民灵魂、调解村民情绪的功效,尤其是酬神时的娱乐活动,还起着传统社会调节器的作用,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当然了,这些都是精神层面的作用,指望求神拜佛改变命运显然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所以,一条崎岖难行的山路变成平展宽阔、走出大山的致富路,不是虔诚向各路神灵祈求就能换来的,而是那条路无意中大写出的“人”字所代表的村民,团结一致奋斗而来的,拜神其实拜的还是自己。
武举院气势足,张氏宅气度胜
从现存的六十多处古民居来看,黄花村的房屋建筑大多是就地取材,以石材、土坯为主,间或有青砖瓦房,但也不是全部,而是和石材、土坯结合着使用。砖瓦房中,最好的当属武举人院和张氏民宅。
黄花村村民张姓居多,武举人也姓张。武举人院位于村南,东西并列三院,格局相同,都是规整的二层四合院,有一院已经翻新,剩余两院旧貌保存基本完整,百多年前的建筑格局至今未有变动。
和一般常见四合院不同的是,武举人院大门开在北边,大概是受限于地形的原因,大门是屋宇式,占据北房靠东的一间,门楼高大,上面有花鸟走兽木雕门楣,门内外都有精致的影壁墙,由此可看出武举人院非同一般的气势。院内四面都是两层楼房,两层门窗都是精美的隔扇窗,窗棂图案丰富多彩,压窗石上有石雕,朴拙自然。
尽管这是武举人院,但是用料也是砖石土兼用,根基、四角等处用砖石,墙体处大量使用土坯,气派中见俭朴,有别于普通人家纯以石头或土坯为主的房屋。
三院并列的武举人院已经足够气派,但与张氏民居相比,则气派有余,气度不足。张氏民居比武举人院更有研究考证价值,它位于村北东面。是一个清代二进院,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可惜的是正房已毁,现遗存南房、过厅、两院的东西厢房。
张氏民居最值得欣赏的是影壁墙、独特的过厅以及满院的石雕、木雕作品。影壁墙因为更加独特,下节再详细说,先来看别致的过厅。过厅五间宽,中间三间是前廊式架构,而且是两层分别用石柱、木柱支撑廊檐。一层正中间即所谓的明间,是通往后院的过道,两侧被熏黑的石柱上刻有对联“创业男儿谨记勤俭两件事,守成子弟常怀忠孝一片心”。谆谆教诲以期子孙后代能够勤俭持家、忠孝传家。这是一种家风家教的传承,也是一个家族的精神诉求和价值取向。
除了这些带有期望和教诲的文字雕刻外,过厅廊檐下的槛窗、过厅内两侧的隔扇门、二楼的落地隔扇门、东西厢房的窗户,都有精美的窗棂图案;其余压窗石上,还雕有精美的珍禽异兽、祥花瑞草以及人物故事,用料以及雕工远超武举人院内的简单雕饰,由此也足见张氏民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凡气度。
一堵影壁墙,多少文化味
穿街过巷,徜徉在曲折的街巷里,不时能看到农家院里的影壁墙。这是北方四合院常见的墙体建筑形式,或在院内、或在院外。影壁又称为照壁,是古建筑中一个颇具文化意义的独立部分,主要用于遮挡视线和风水理论中的邪气,因其特殊的功用、别致的装饰造型和严格的等级限制而备受瞩目。
影壁由壁座、壁身、壁顶构成,壁座就是底座,最考究的是须弥座,就是那种仿造佛座造型、两侧凸出、中间凹入的台基;壁身是装饰的重点,也是最具建筑美学和人文学意义的部分;壁顶就是仿造房屋的各种屋顶形制,诸如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之类,檐下用砖仿制各类斗拱阑额等装饰。
黄花村的古民居里,就有几座很少见的影壁墙,值得仔细欣赏一下。前面说过,走访武举人院时,院子内外都有影壁墙,这个不常见,一般都是或内或外只有一个。门内的影壁是一堵刻着“福”字的矮墙,除了粗犷些,还算常见,院外的那个影壁绝对是十分罕见的。一是材质罕见,通体青石砌造,壁座、壁身、壁顶一体的巨大青石块砌成,外露面锻平,但不是光滑的平;二是壁心是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阴阳鱼眼睛是两个圆孔,前后通透,其他别无装饰;三是照壁两面可观赏,两面图案一样,也是太极图。这样的一座影壁,挡煞化邪的风水含义非常明显,也是研究我国影壁建筑文化难得的实物。
除了这座影壁,在张氏民居里,记者一行还见到了更独特的一座座山影壁。影壁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就是武举人院外的一字形影壁,官府豪宅庙宇大门两侧的撇山形影壁,庙宇大门前常见的三座影壁连成一体的八字形影壁,其次就是进大门迎面的影壁,因为它一般建在东厢房的山墙上,所以称为座山影壁。
张氏民居的座山影壁相当独特,首先壁顶下有四字横额,刻着“瑞霭华居”四字;其次是壁身面积大,壁心正中是莲花形圆框,内雕三位神仙,两位老者,一位童子,头饰服饰须发眉眼清晰可辨,神态生动。四角装饰岔角图案,上两角是两只舞狮左右对舞,下两角是两朵盛开的莲花。壁心四周,两圈竹节框加一圈波浪纹。最奇特的是,框外还环绕着十二个小的方框,框内各有人物雕刻,人物生态不同,栩栩如生。遗憾的是,下面的四个框内图案已毁,被水泥抹平,壁座也看不到原样了。但从整体来看,这种形制的影壁相当罕见,值得有关专家详加研究。
水井润千家,油坊香万户
黄花村虽然靠着一条季节河流,但吃水也不是很容易的事,遇上干旱年头,一样要到处找水。于是,村民们就打了不少水井,现在还有四口水井依然在使用。其中有一大一小两口水井还挨着。水井在巷子边,另一边还建起了小巧的井龙王庙,有一点像白杨坡村的井龙王庙,全部石质,半米多宽、一米来高,坐落在石台基上,旁边还有一通宣统元年(1909年)石碑,记述了大旱选址凿古井的具体情形。小小的石头屋内,供奉着井龙王,保佑全村人民饮水不再难。
这几口水井都在村北,从新修的公路上,跨过古老的石桥,很轻易地来到村北。那几口井的石制井架完好,手摇辘轳上绕着井绳,井口上伸出好几个塑料水管。原来,村民们现在很少担水了,都用水泵抽水,方便而快捷。记者一行顺着小巷绕来绕去,绕到了最北边,那里有一座翻新过的山神庙。
山神庙在山坡上,上去后很意外地在东边看到了一个原始的榨油坊,一根横杆一头插入崖壁,一头套入一根粗竖杆。竖杆立插在方石基上,杆身上开了好多圆孔,旁边还有一盘碾盘。这种杠杆式榨油设备是用于压榨花椒油的。当地盛产花椒,花椒可以卖钱,剥出的花椒籽是榨油的好原料。据陪我们走访的村干部讲述,过去村里人吃的食用油,全是花椒油,全靠手工榨出来的油,味道非常香,而且存放几年都不坏。这种榨油设备,新中国成立后还在使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花椒籽榨油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先将花椒籽洗净晒干,炒制、晾晒,再碾碎、装包,放入榨槽,利用重力挤压出油。杠杆式榨油法北方过去常见,而南方地区则常见卧式楔子榨油法(《天工开物》上有详细介绍)。现在这种土法传统榨油设备,已非常罕见了。作为难得的农耕社会生产实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若能将之复原如初,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乡村体验参观项目,可以让现代人们了解古代人们榨油的方法、感受艰辛的榨油场面、追溯古老的榨油历史、嗅到传统工艺特有的芳香。
文:胡海涛
编辑:王素茂
监制:樊家驯
版权声明
长治日报社所属《长治日报》、《上党晚报》、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任何单位及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使用须事先取得长治日报社的书面授权,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目前150000+人关注加入我们
商务合作 | 广告请致电
0355-3088657或15235586029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