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679

余超颖“郑国东迁初都荥阳市京襄城”吗 郑氏历史争论观点之一-邹堂郑氏文化 余超颖郑氏历史争论观点之一 “郑国东迁初都荥阳市京襄城”吗作者:郑瑞琪1991年以来,“郑国东迁初都荥阳京襄城”之说流传甚广。这个观点最早出现在1990年,由荥阳人士张明申撰写《略论郑国都城变迁》一文,刊于当年的《荥阳郑氏资料辑录》第三期,这是由荥阳郑氏研究会出版的内刊,该文后被收录于荥阳郑氏研究会会长宋国桢、秘书长周显才主编的《中华望族·荥阳郑氏》一书(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90年第一版)。该文开篇说:“郑国建立以后


余超颖“郑国东迁初都荥阳市京襄城”吗 郑氏历史争论观点之一-邹堂郑氏文化

余超颖
郑氏历史争论观点之一 “郑国东迁初都荥阳市京襄城”吗
作者:郑瑞琪
1991年以来,“郑国东迁初都荥阳京襄城”之说流传甚广。这个观点最早出现在1990年,由荥阳人士张明申撰写《略论郑国都城变迁》一文,刊于当年的《荥阳郑氏资料辑录》第三期,这是由荥阳郑氏研究会出版的内刊,该文后被收录于荥阳郑氏研究会会长宋国桢、秘书长周显才主编的《中华望族·荥阳郑氏》一书(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90年第一版)。该文开篇说:“郑国建立以后,先后曾有四处定都:①初封于棫林(公元前806年—前771年);②桓公寄孥于郐、虢之间与武公定都于京(公元前771年—前744年);③庄公迁都郐国南部(公元前743年—前672年);④文公迁都于新郑(公元前672年以后)”。其观点在以后的十余年中,被荥阳人士多渠道宣传,加之网络传播,在民间影响甚广,被广泛引用。

持有此观点的郑文化研究者,早期以今荥阳市人士为主,其相关论据原文援引如下:
1、《史记·郑世家》载:“桓公东迁雒东。”是指今天的荥阳市(其理由是荥阳位于雒——今洛阳一带东)。
2、《国语·郑语》所载的“虢、桧皆有寄地”这句话靠不住。
3、《史记·郑世家》所指的“河、济、洛、颖”之间、“洛东”、“虢桧之间”,都集中在今荥阳(县)境内。
4、京(今荥阳京襄城)北距虢国都城(今荥阳县广武镇)约20公里,南距郐国都城(今密县曲梁乡)约27公里,西距洛水约30公里,这座当时闲置的现成的古城,与“洛东”、“虢桧之间”的地理位置非常符合。
5、《郑伯克段于鄢》(演绎篇)中有“京城原是武公东迁的第一个都城,有很大的城池”。
以上1—5条,引自荥阳人士宋国桢、周显才主编的《中华望族·荥阳郑氏》一书。
6、从公元前772年“桓公寄孥”到公元前756年郑迁溱洧,有七年多的时光。这段时间虽短,但对于死里逃生,奋发图强,终于灭桧并虢、占有十国(地)而崛起中原的郑国来说是至为重要的。在这一段时间里桓公寄孥,不会寄于毫无安全保障的荒郊野外,武公迁国也不会一直在马背上动荡。那么(武公东迁初都)应该在哪里呢?我们说,京城最符合历史记载的地理位置。
7、《东周列国志》(历史演义小说)一书在描写封段一事时,指明京城是“郑国”的上都。《东周列国志》虽是野史(实际上《东周列国志》连野史也称不上,它是小说,不属于历史类,而属于文学类。本文作者注),可以作为佐证。
8、《左传》告诉人们:“邑有先君宗庙曰都”,京城至今尚存有“桓公庙”。庙屡建屡毁,古代祭祀的石祭案,仍摆列在神主之前。这一事实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京城曾为郑国的国都。
以上6—8条,摘自荥阳人士陈玮《论荥阳祖地的历史形成》一文,见“荥阳·郑氏”网,原刊于荥阳人士主办的《荥阳与郑氏》报(内部交流)。
9、(荥阳郝砦村出土一通)“郑氏宗庙祖碑”,(内容为)周武王奠,正面为“郑”字的初体;中左一面“湖王”(胡字异体字)周厉王的名字;中左二面“□□公、武公、庄公、神恩;中右一面“大宫朱历花”(太庙之古称);中右二面“郑”(是货币上用字)郑家”。结论,(这石碑用)在郑国宗庙内尊奉先祖。说明这里是郑氏先祖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这里的宗庙应是郑庄公庙遗址。
10、郝砦村(古郑家庄)南200米是“老郑坟”(现挖出一大墓),再南是战国墓群,有13座。该大型墓位于郑庄公庙遗址西,阴涧沟之南。该墓主应该是郑庄公之母武姜氏。还(出土)有一个“段”字的墓志罐,此罐应为庄公之弟叔段葬此之佐证。经查,叔段避难之共地(辉县)没有共叔段墓地之记载,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段叔葬此的可信度。
11、宋朝的大史学家郑樵说“初都荥阳”,即指今天的荥阳京襄城。
与此条内容相同的还有,前述张明申文中说:《永春夹漈郑氏族谱序》有东迁始祖郑武公都荥阳的记载,并说是史学家郑樵的自述。同时,又进一步解释说:“春秋时虽然没有荥阳县,但宋时有荥阳县,这种说法也是可以成立的”。
12、至公十五年(前408年)又被迫将国都由新郑迁回京城。
以上9—12条,摘自宋国桢《郑氏祖地荥阳》一文(载《寻根》杂志2004年第3期)。
13、(郑国)平王六年迁溱洧,平王元年至平王六年,这五六年间,史家疑郑国是以丹邑为基础营造和扩建京城,作为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4、“京,武公所营。郑国最初和最后的都城”。
以上13至14条,载《郑氏族系大典》第一卷(总编纂郑自修,执行编辑郑文焕)。因内容重复,其他类似观点和出处略去。
目前,见诸于世的书刊文章中,持“郑国东迁初都于京”这一观点的专家学者极少。首创者主要是荥阳的几位作者。即使是荥阳以外持此观点的人,也都毫无例外地是引用或参考了荥阳人士所写的文章及书刊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有这些文章均未指出史籍中有“郑国东迁初都于京”的记载。
上述几位荥阳人士所列举的“郑国东迁初都于京”的理由,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
第一类:否定或曲解史书记载,造成“武公东迁初都于京”的假象,误导读者。
个别荥阳人士为了把京襄城变成“郑国东迁初都”,首先依据史料把“桓公寄孥”的位置限定在“洛东”、“虢郐之间”,这个没有错。但是,用京襄城与虢都及郐都二城相距多少公里这样机械的方法来确定“虢郐之间”的“京邑”这个点,误导读者,就是错误的,它给人造成郑武公只寄孥在京襄城、别无他处的错觉,否定《国语》记载的“十邑皆有寄孥”。《中华望族·荥阳郑氏》一书还说:郑桓公不可能把郑国诸君家属和民众分散在各邑。其实,“十邑皆有寄孥”这一史实,早已被历代学者认同或引用。另外,《中华望族·荥阳郑氏》一书竟然以“演绎”之名,编造经典范文《古文观止》首篇《郑伯克段于鄢》的内容,假借古人之口,编造虚构出“京城原是武公东迁的第一个都城,有很大的城池。”(原文中根本就没有这句话,也没有这个含义的内容,本文作者注)这一说法,使之成为“武公东迁初都于京”的一种“佐证”。
第二类:用假设的方法推断“武公东迁初都于京”。
用《竹书纪年》中记载平王东迁至“郑迁于溱洧”有六年的时间这个记载,推断郑武公于这段时间内在京城建都。实际上,郑国东迁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东迁早在“桓公寄孥”时已经开始,只不过当时的名义是“迁民”而不是“迁国”。武公在辅佐平王东迁的第二年就灭了郐国,此后,应该是大规模举国东迁的开始。此时郑国并未灭掉虢国,怎么可能在距虢国国都不远处的京襄城定都呢?史书记载,虢国比郐国强大,虢国国君虢叔远比郐国国君郐仲阴险狡诈和恃势强大,郑国东迁的居住中心自然会放在郐国境内。武公先灭郐、后灭虢的策略也证明了这一点。《竹书纪年》中“平王六年,郑迁于溱洧”的记载,实际上是指郑国东迁已经完成了灭虢郐、收十邑的计划,郑国的疆域基本形成,郑国东迁已经完成这样一个历史事件。而根本不是某些人推测的那样,郑武公把京襄城当成一个“国都”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为,如果说,“桓公寄孥”于虢,因而在东迁时建都于京,那么,“桓公寄孥”也同时在郐,并且,根据《公羊传》所载武公和郐国夫人私通这一细节以及东迁时首先灭郐来看,郑国当时主要的力量和活动范围显然是在郐国境内。至此,人们终于明白一些荥阳人士否定《国语》记载的“十邑皆有寄孥”以及把“桓公寄孥”的位置限定在“洛东”、“虢郐之间”的真正用意了。
另外,许多史书,如、汉《诗谱·桧谱》、唐《史记正义》及清代《郑州志》等均载:郑国是在灭郐之后,迁至溱洧二水交汇的附近建都,其相关原文如下:
《史记正义》:“郑灭郐而建之…郑处郐地而有溱洧,是桧居溱洧之间”;
《诗谱·桧谱》载:“郑、桧同地,郑国之都非郐地也,但二城不相甚远”;
《郑州志》:“平王东迁,郑伯从王,寄孥与虢郐之间,徙都郐”。
值得人们重视的是,当代许多历史学、考古学专家也全盘否定了“京为东迁初都”这一说法。京襄城作为春秋时期的遗址,曾历经河南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评定、全国“文物四有普查”、省市考古专家参加制定“京城遗址保护方案”、后又被推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几十年的考证、评定过程。众多的县、市、省多级申请报告,评定报告、推荐评估中,均称京襄城为“春秋时期郑国的通都大邑”,没有一份材料称其为郑国东迁初都。
再者,《郑氏族系大典》(第一卷,以下简称为《大典》)中称:“史家疑郑国是以丹邑为基础,营造和扩建京城,作为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者在这里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即没有指出所谓的“史家”姓甚名谁,又未指出或引用“史家”的只言片语。在没有任何史据的情况下,不能明着称京为郑都,只好说是被史家疑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观点,已被时任《大典》(第一卷)执行主编的郑文焕撰文否定(相关内容后述)。《大典》称“丹邑”为“京”,进而言之为郑国初都,这种说法是与史相悖的。其一,众所周知,郑武公先灭郐后灭虢,时隔两年再取丹邑等八个小国,郐虢灭了之后还未占领丹邑,武公怎么会以丹邑为都呢?其二,将丹邑和京城合二为一,与实不符。京邑,应该是和丹邑等八个小国并存的邑,有的学者把丹邑的位置定于与京相同的今荥阳县东南,有的学者认为丹邑具体方位不明,荥阳郑氏文化研究会宋国桢先生则认为,鞣邑即为后来郑国的京邑(见其《郑氏祖地荥阳》一文,载《寻根》杂志2004年第3期)。可见京邑、鞣邑、丹邑共存,不是一地。作为《郑氏族系大典》主审的宋国桢,自己文中“鞣即为京”和“丹即为京”的矛盾,不可不知。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京邑根本不在“桓公寄孥”的十邑之列,怎么能成为郑国东迁之都呢?
第三类:籍名人之口,为“郑国东迁初都京襄城”提供“史据”
首先,看一下荥阳人士的例证:“郑樵在《永春夹漈郑氏族谱序》中,自述其东迁始祖都荥阳”。然而,翻遍刊登此例证的《中华望族·荥阳郑氏》一书,并未见郑樵为族谱所撰的自序。反而看到举证者自己另举的《永春夹漈郑氏族谱》序文与之相悖,该序文写到:“平王元年东迁,公(武公)亦随之而东,都荥阳(今河南新郑县城北)。郑之东迁始于此。”
其次,查阅北京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以及号称收集天下郑氏族谱序文最多的《郑氏族系大典》第三卷(历代郑氏谱序精选),均未查到郑樵所撰写的《永春夹漈郑氏族谱》谱序。在仅有的一篇落款为“张兴九年十二月初十浔阳十二世孙樵序”的《荥阳家谱前序》,通篇1800余字,既没有谈到郑国东迁之事,更无迁都荥阳一说。
再次,通过查阅郑樵所著的《通志》相关词条,就知道郑樵所谓的武公东迁“都荥阳”是指原“荥阳郡”所言,而非指荥阳县京襄城。
《通志·氏族略》“郑氏”词条的原文为“桓公死难,其子武公从平王东迁,卒有虢、郐之地,号为新郑,今郑州也。”
《通志·氏族略》“郑邑”词条的原文为“郑武公少子段封于京,谓之京城太叔。”
《通志·氏族略》周诸侯下“郑都”词条的原文是“郑都本西周畿内三地。……周幽王有犬戎之变,郑武公遂迁于济洛、河颖之间,谓之新郑。郑之始都谓之旧郑,今华州郑县是也,有郑故城在县北。新郑今之荥阳”。
以上可知,郑樵在“郑氏”和“郑都”词条下分别写“郑州”和“荥阳”显然是指前朝荥阳郡而言;在“郑邑”词条下,明确“京”是封段之地,而未言京曾为郑都,如果京曾为郑都,这样的重要历史,不可能被大史学家忽略。
结合前述《永春夹漈郑氏族谱》序原文中的“公(武公)亦随之而东,都荥阳(今河南新郑县城北),郑之东迁始于此。”,郑樵讲的是新郑县城北,而不是当时的荥阳县,因为郑樵所处的年代,行政区划中已有“荥阳县”,对于字斟句酌的史学家来说,郑樵只言“荥阳”而不言“荥阳县”,其义明矣。
《东周列国志》中有关京城是“郑国”的上都的问题
荥阳市有个叫陈玮的老先生,被当地称为文史专家。为了证明荥阳京襄城是郑国东迁的初都,他撰文并到处说“《东周列国志》(历史演义小说)一书在描写封段一事时,注明京城是“郑国”的上都。《东周列国志》虽是野史,可以作为佐证。”这个说法本身不值得理会,就像没有人会用《三国演义》去研究三国历史一样。然而,为了正本清源,我们还是了解一下荥阳“京城是郑国的上都”的来历吧。
1978年左右,某个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东周列国志》,出版编辑在该书第四回“秦文公郊天应梦 郑庄公掘地见母”一文中,将“京城”一词注释为“京城,郑国的上都”。我们先说一下“上都”一词的来历,1259年10月,忽必烈于开平即汗位,将开平府改为首都,1263年,经扩建改造的开平正式加号为上都,设上都总管府。有人比照“元上都”一地名,也把注释为“上都”的荥阳“京城”称为郑国的“首都”,且不说这个编辑的注释有无历史依据,只要看过《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内容的人,都会认为这条注释以及由此推断出的“荥阳京城是郑国东迁的初都”,不是对历史的无知,就是别有用心。因为就在描述封段一事内容的前一自然段,《东周列国志》原作者明确写道“武公乘周乱,并有东虢及郐地,迁都于郐,谓之新郑,以荥阳为京城,设关于制邑。”郑都在郐地,怎么会在京城呢?
在1978年以后的30多年里,《东周列国志》的版本至少有六十种以上,甚至更多。有些无注释、有些有注释。所有的版本原文中都没有“京城是郑国的上都”这个内容。即使前述的极个别版本(作者印象中只有这一个版本)中出版社的编辑注释中有“京城,郑国的上都”,也是错误的,因为,京城只是郑国的一个“大邑”。一是该书内容所致:该书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应梦 郑庄公掘地见母”一文中,称“京城有百雉之雄”是个“大邑”,庄公之母武姜氏,求庄公将京城封于叔段,由此可知京城不是有“国都”含义的“上都”,因为庄公肯定不会把自己的国都当作“封地”分给自己的弟弟——共叔段;二是,目前所有版本的原文或注释,都来源于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版本,而蔡元放版本中没有“京城是郑国的上都”的原文或注释;
第四类、列举一些“实物”,来证明“郑国东迁初都于京”。
依前所述,宋国桢先生举了几个佐证(见其《郑氏祖地荥阳》一文,载《寻根》杂志2004年第3期),说是荥阳县郝砦村出土了一座五棱石碑,是祭郑国君主武公、庄公,还说碑文上有“郑”字(言称此“郑”字为钱币专用字体),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个刻着“段”字的陶罐,并发现是一个墓地。宋先生称:因为在共叔段的逃生之地今辉县,没有查到共叔段墓地的记载,就称此罐出土之地是共叔段埋葬之地。这个说法没有道理,在没有确切年代、确切地址记载的、疑似“郑庄公庙”旁边,出现了无考古成果的一个墓穴,就说可能是庄公母亲武姜氏的墓地。这一系列的推断过于儿戏。
另一个被荥阳人士津津乐道的“古物”,是当地人所称的“石祭案”。说的是京襄城村有座“郑桓公庙”,里边有一块“石祭案”。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个迷。关于“石祭案”的来历,说是在其庙东“洪福寺”里发现的,关于它的时代,有人说,春秋战国时就有了桓公庙,此物是那个时期留下来的。翻遍现有的嘉靖《荥阳县志》(微缩胶卷)、乾隆《荥阳县志》、民国《汜水县志》、《河阴县志》、《河阴金文考》等数本荥阳县志(当代荥阳县志除外),诸多版本县志记录了大量的荥阳古迹,甚至连史上曾经存在,但早已无存的古迹、祠庙、祠堂都一一注明。然而这几本县志通篇都没有“郑桓公庙”的记载。此块“石祭案”石板只在侧面刻了“郑州荥阳县京城村郑庙记”几个小字,既然是“记”,当然应该有下文,为什么整块石板正面、侧面、反面都没有字呢?令人不解的是:这块所谓春秋时期留下来的“石祭案”刻的却是仿宋繁体字,而且,祭祀国君的石案竟是一块废碑,仅有的一行字亦是后人刻在原有花纹上的。
面对如此怪异行为,人们不禁要问:这块石板上的几个字是什么人、什么时期、出于什么目的刻上的呢?更有甚者,还有人撰文说:武公东迁初都于京,死后,当地人建庙祭之。还有人说,现存于京襄城“郑王庙”的“石祭案”,就是当时留下来的,此言更让人笑。因为,“郑王庙”史无记载,京襄城村现有的“郑桓公庙”是在1992年时建造的。另一方面,史书上没有此庙的记载,如有其庙,是“郑王庙”还是“郑桓公庙”,都不能自圆其说,又怎能使他人信服?
根据相关典籍记载,单凭石板上有“郑王庙”一词,不足以证明此地就是郑国初都,甚至不能证明所谓“郑王庙”祭祀的就是郑国的先祖。理由有二:其一,周朝时,王侯可以根据不同等级,建造数量不等的庙宇。《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拿郑国来说,一个卿大夫在自己的诸侯国内建造几座庙宇,或民众为祭祀先祖在其地建造庙宇,并不能说明某座庙宇的所在地就是国都。其二:“郑王”二字在历史上的郑国是不存在的。当时,郑桓公被称为“王子多父”而不是“王”;郑武公的“王与武公之略”,武公也不是“王”;庄公时期的“射中王肩”中的“王”,指的是周桓王。从受封到亡国的四百多年历史中,郑国也无一国君称王。不要说郑国,战国中期以前,众多的诸侯国(楚国除外)国君无一称王。纵观诸侯国的纷争全过程,除楚国外,族人祭祀诸侯国的国君只称“公”“氏”或“祖”,而不称王。现存的各本荥阳县志中(当代荥阳县志除外),没有“郑王庙”的记载。那么,京襄城的“石祭案”上的“郑王庙”从何而来,所指何人?且不说这座石碑的真实性如何,这里祭祀的也可能不是郑姓的先祖,这一点在荥阳县是有先例的。比如荥阳县人士称本县有个的“郑王庄”,是“郑氏祖茔地(祖茔地问题本文另述)。
《中华望族·荥阳郑氏》称:战国时期,郑国被韩国所灭,周显王三十七年,韩侯称王。《资治通鉴》载:“今韩国灭郑,自翟阳都之,韩徙都郑,故时人亦称韩王为郑王。考之,《战国策》、《韩非子》可见”。按照荥阳人士的说法,今郑王庄之地,因是韩惠王(郑王)所封,是当时郑人为先祖守墓的地方,故称“郑王之墟”,后人称此地为“郑王庄”。
据此,如果京襄城历史上真的建有“郑王庙”,是否也是因韩王而得名呢?由此可见,整个郑国史,无人称王,史书及各种旧版荥阳县之中均无记载,该“郑王庙”何来?
有关郑国东迁初都,许多史书早有结论。例如:比《史记》还要早近三百年的《竹书纪年》,书中“郑迁于溱洧”和《国语》中的郑国东迁“主芣隗而食溱洧”、以及其他众多史志古籍中类似的记载。对此,所有主张“郑国东迁初都于京”的人都三缄其口,避而不谈,或含糊其辞、或不置可否。在1989年之前,浩瀚书海、包括荥阳县郑氏研究会的初期文字资料在内的书刊中,从未出现过“郑国东迁初都于京”这一观点。随后编出的这个观点,经过荥阳人士的大力宣传,被一些人士陆续引用。如,著名史学家李学勤署名主编的《中华姓氏谱》丛书《郑》等。需要说明的是《中华姓氏谱·郑》一书原定是由姓氏学专家王大良先生撰写,因故委托给郑州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导师,其结果是又分给了几位学生。因为这几位学生分别参考、引用了不同作者的书籍,对郑国东迁未做详尽考证,因而在此书中出现了郑国东迁初都地相矛盾的现象:即该书的第13页中,所表明的是“郑国东迁初都于京”的观点,而同一本书的第143页,表明的则是“郑国东迁初都在郐地(今新密)”的观点。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位作者能举出“郑国东迁初都于京”的史据。历代史书中关于“京城”一地,除去作为庄公封段之地记载外,再无其他关于“寄孥”以及“初都”之类的记载,仅凭猜测、推断来论证历史,不足为凭。
综上所述,“郑国东迁初都荥阳京襄城”这个说法,没有史据。然而,经过一些人的杜撰和大力宣传,加之网络推波助澜,影响广泛,误导颇深。此论可以休也。
欢迎探讨交流
中国 郑州 郑瑞琪 qq: 1601005276
手机:13903834775

扫一扫,更多期待!

全文详见:https://6596.org/7640.html

TOP